涿州八大景观是什么?

2025-05-18 17:16: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涿州八景为:通会灯市、双塔晴烟、楼桑春社、拒马长虹、胡良晓月、督亢秋成、邵村花田、盘坡积雪

  通会灯市
  是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原城中有夹城,门名“通会”,夹城上有重楼三间,叫“通会楼”。楼上左鼓右钟,俗称“鼓楼”。鼓楼高四丈。二十里外即遥遥在目。每年春节过后,正月十五是闹花灯的日子,涿州人闹元宵风气极盛。每到此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放鞭炮,真是火树齐开,星球碎挂,千家万户,燃烛通宵。元宵之夜,登上鼓楼,远望十里长街,龙飞凤舞,颇为壮观。这一景象称为“通会灯市”。有诗为证:“春风初到月初圆,不夜城中沸管弦,万盏灯火双塔影,一时辉映鼓楼前”。
  双塔晴烟
  指矗立在城内东北的双塔。此塔建于宋辽年间,古有“双塔直夺青云路,金元遗迹恨吞胡”的诗句。关于这两座塔的建成,民间有着动人的传说,说是两位巧手姑嫂,一夜之间建成,实际上是佛教文化产物。据考双塔处有两所寺院,南为智度寺,塔为智度寺塔,北为云居寺,塔为云居寺塔。南塔五级,北塔六级,均系砖木结构,高二十余丈。双塔远看巍峨多姿,近看玲珑精巧,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筑艺术。所谓“双塔晴烟”,一讲: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远看双塔正像几缕青烟在蔚蓝的天幕上袅袅升起。二讲:在很晴朗的天日,双塔顶部周围能看到几缕青烟。《涿县志》记载,“丰碑犹自记金辽,双塔崚嶒逼九霄,佛火不明铃语寂,晴烟几缕随风飘”。
  楼桑春社
  是指汉昭烈帝庙而言。三国时刘备、字玄德,公元161——223年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大树楼桑在涿州城南十五里。据《天府广记》载,楼桑在涿州南,为汉昭烈帝故里。有桑,高十丈。亭亭如楼。汉昭烈帝庙始建于隋,庙宇宏广壮丽,工程浩大,庙貌尊严。前殿有神像,均系木质,高丈余,雕刻之工绝无仅有。后殿泥塑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并有甘、糜二夫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院中古柏参天,碑碣林立,花木繁茂,往来有人驱车过此徘徊留之不去。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在这里举行盛大庙会,方圆数十里,扶老携幼,纷纷到此赶庙,各家商号,争相开业,小商小贩、江湖艺人蜂涌而至。有古诗云:“父老相携载酒游,果然春社胜于秋,汉家宫殿皆禾黍,赢得荒村尚姓刘”。
  拒马长虹
  在城北关拒马河上有座大石桥,名永济桥。明万历二年建成,万历十六年重修,至乾隆年间又重建,距今已四百余年。桥全用大方巨石砌成,空拱九个。沿桥南有石堤,堤下面有涵洞二十二个,堤桥总长二百余丈。桥拱跨度大,形状优美,远处看去就像一道雨后彩虹,飞跨拒马河两岸。因此,被称为“拒马长虹”。原大石桥北面有牌楼一座,名御碑亭,桥南有九间厅。与大石桥相互辉衬。桥两侧有蜿蜒伸展的拒马河堤,相传为左文襄公筑,古称“左侯堤”。有诗云:“御碑亭畔草萋萋,十丈长虹送马蹄,绿到垂杨三百树,春风吹遍左侯堤。”
  胡良晓月
  城北十里胡良河上,横跨一座石桥,桥高二丈,宽二丈,长三十丈,建于明代万历二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桥的建筑宏伟壮观,桥中间一大拱,两侧各有一小拱的三拱桥,结构严谨合理,两边的泥杆配有浮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桥经几次洪水、地震完好无损。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留一留脚步,欣赏一下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的时候,每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东方发亮,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别有洞天,景情交融,引人入胜。故:“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
  邵村花田
  地处城西北稻田区的百尺竿乡大、小邵村一带,位于胡良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产大米,古有“小江南”之称。“邵村花田”是指这一带农田景象,每当稻田插秧后,方田披上新装,一块块莲花点缀,又有远处青山相衬,确实把人带入了“山光泼翠水托兰,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的诗意中。邵村花田,现在也名不虚传。
  督亢秋成
  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涿州隶属燕国。督亢,是战国时代的地理旧称。据《东周列国志》考:“河北涿县东南有督亢陂,涿县、新城、定兴、固安一带都是燕国督亢地界。”由于这个地区土地肥美,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被称为燕赵原野的宝地。公元前227年(秦王政20年,燕王二十八年)秦王收复了韩国、赵国后,秦军直逼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军进攻,招收壮士荆轲行刺秦王。原涿县城西北角有一华阳台。《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奉督亢图入长安就是从此地出发的。荆轲带着督亢图和樊于期的人头(樊于期是秦王想杀的大将)去长安,燕太子丹送荆轲到易水,荆轲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人痛哭告别。荆轲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咸阳宫向秦王献上人头和督亢图,当打完图时,露出图里卷着的一把锋利匕首,荆轲拿起匕首猛刺秦王,但因身单力薄,大功未成,被秦王杀死,空留下一个“图穷匕首见”的故事。有诗云:“荆轲图督亢,献地秦人喜,膏腴自古传,黄云复万里。丰年黍稌多,百室歌赢止。壮士何处寻,西风吹易水。”
  “黄云复万里。丰年黍稌多”描述了督亢一带原野庄稼丰收的景象。
  盘坡积雪
  盘坡,又称三坡,据涿州城二百里,现在涞水县镇厂区内,属太行山脉。这一带村庄,古代属涿州管辖,是涿州的“飞地”,但无朝廷命官,而是由当地推选长老统治,每年照例向涿州交纳贡粮。三坡地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风光秀丽。《涿县志》记载,盘坡有上、中、下之分,西面为表,东面为里,它像一道天然的画屏,展现眼前,特别是雪后初晴的冬天,夕阳西斜,映照着冰封雪盖的山梁,光怪陆离,紫绿万状,真是像古诗中所说:“连云一白接天涯,积雪犹堆六出花,十丈红尘飞不到,玉山深处有人家。”

  涿州古八景:

  通针疏雨 通会在州城之中,其上有庭堂幕次,左鼓右钟,昼有盘诘之卒,夜有击柝之人,警盗安民赖乎是矣.春秋降雨,郊原陇亩,浓云深锁,密霭不分,此门之上,蒙蒙,如丝,真城中之佳景也.
  楼桑春暮 楼桑在城西南十五里,是汉昭烈故里,庙貌巍然,风云惨淡,碑多名贤之题咏,殿有衮冕之庄严.方其春日暄妍,草木菁葱,高桑则童童羽葆,古柏则郁郁坚贞.加以禽声和鸣,烟云飞剑,盖一方之灵秀,钟于是矣.
  月池秋风 月池在城丁南二十里,约数十源.泓以成溪,湾以成池,斗折蛇曲,觳回轮转,清莹洞乇,锵金鸣玉,台珠玑之错落,清秋气爽,芰荷盛开,一川锦绮,十里清香.更以鸥鹭浮沉,锦鳞游泳,可谓游观之盛所矣!
  胡良晓月 湖梁在城北十里,垂杨树堤,蒲苇夹岸,若当晓月初升,则渔榔舣舟,歌声矣乃,樵夫子,逍遥于洄塘之侧,徜徉于曲渚之边,岂非佳致欤?
  龙安叠翠 龙安在城西四十里,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记有堂.雨过则风光绚烂,洗涤如图.
  垩峪生云 垩峪在城西北五十里,风烟不减,黛色横空,草荣木茂,鹿呦鸟嘤,初夏一临,祥云密布,有形触石,无心出岫,奇峰律萃,一举成霖,景乎佳哉!
  盘坡夕照 盘坡在城西北三百余里,有上,中,下之分,西为表而东为里,俨若画屏,寸碧疑在端,堆螺又如水上,太阳西坠,紫绿万状,米南宫为之搁笔者也.(现涞水野三坡)
  房山晴雪 房山在城西 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边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降冬冱寒,雪枫霰集,日光朋影,炫耀争辉,寻梅之兴,因之愈鼓,访戴之舟可以不回矣!(现北京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