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请帮帮我

2025-05-23 10:29: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病毒携带者母亲生了小孩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100%不传染,只能降低感染率。
孩子一旦在乙肝携带者母亲的子宫内孕育的时候,都随时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尽管我们现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危险,但是仍达不到100%,不管是在宫内生长的阶段,还是在分娩的阶段,以及产后和母亲的密切接触,都随时面临被感染的可能.

母婴阻断的三个阶段

1、宫内阻断

2、产时阻断

3、产后水平阻断

如何通过药物方式来进行阻断?

这种阻断实际上就是一种宫内的阻断,从孕妇孕28周以后开始的,根据孕妇的不同情况,我们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或者是别的方法来降低宫内产品孩子的感染几率,因为有文献报道,第一是孩子宫内感染主要发生于孕晚期,第二个孩子20周以后,他的器官发育也完成了,药物对胎儿的作用可以降低到最低,有的人从孕中期,14周开始用药,但这个时候因为胎儿的器官正在发育,药物对孩子影响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我们觉得从28周开始用药,对胎儿比较安全一点。

如果在孕晚期给孕妇服用了以后,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它可以明显降低孕妇的乙肝病毒的含量,由于乙肝病毒含量下降以后,在宫内造成孩子感染的机会就大大下降了。可以说如果能够达到目前我们已经观察到的浓度下降的程度的话,宫内感染的机会下降30%。所以效果是非常好的,还有一个就是肌注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这个药因为它是一个保护性抗体,是特异性抗体,可以直接中和母亲体内的表面抗原,从而达到降低母亲体内病毒量大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达到降低孩子被感染的机会。

母亲在生育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才能保证不通过血液传播的方式感染给孩子呢?

这就是我们说的产时的阻断了,就是孩子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打特异性的球蛋白,来中和孩子在生产过程中妈妈传给孩子的乙肝病毒,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但是要注意一点,24小时之内注射特异性球蛋白,是对于所有的妈妈来讲,譬如说乙肝表面抗原一种阳性,但是如果异抗原也阳性,或者她的病毒含量特别高的妈妈,最好能在孩子出生以后6小时之内,就给他注射。这样就能够取得更好的预防的效果。

当孩子非常安全的脱离母体之后,我们还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孩子出生以后,还应该同时给他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它的作用是比较持久的,因为刚才我们谈到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它给到孩子的体内以后,维持的时间只有20天左右,你不可能每个月都给孩子注射。什么药是最长久的,就是这个乙肝疫苗,打了这个以后,孩子可以自主产生保护性的抗体,这样孩子不光可以不感染母亲的病毒,还有外界病毒的侵袭,有一个比较长久的抗体。

三种阻断方式对于阻断效果来说哪一个更有效?

通过乙肝阻断的历史来看,刚开始只用乙肝疫苗,它的阻断率达到70%左右,后来加上特意性的免疫球蛋白以后,它的阻断率达到80%,近几年加上宫内的阻断以后,可以达到90%,甚至达到95%,所以这三个阻断里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