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上不足:整体认识不清,总是冠以准期货的帽子,自以为懂行的总是摆出遏制态度;上层意识不到,总以为都是开赌台,多少我说了算;行业内认识太杂,有一心一意做资源配置模式设计的,也有挂羊头卖狗肉实为自建销售渠道的;还有看准投机功能大干快上一窝蜂扎堆对赌的。反正是各怀心思,良莠不齐。因此投资者以及中间商、终端用户难以分辨,索性一概不参与。
2、监管机制不健全:说是由商务部主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但动辄证监会和工商局来搅一把,出个政策调整下,不重实质不重过程只重形式,结果导致多数市场只能疲于应付检查、寻找对策而疏于自身发展。多数市场只能选择追逐短期效应,而忽视长期积累。
3、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模式创新也好、产品创新也好,软件创新也好,一旦有利可图,大家竞相模仿,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监管层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没有行业的评价和衡量标准。一出问题,泥沙俱下。
4、基础条件依然薄弱:现价段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程度远超实体经济基础条件。比如物流,比如结算,比如支付,比如库管,比如诚信体系等等。虚拟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实际效应大打折扣,用户感受不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喜悦。
电子商务,任重道远。真要务实发展,第一,国不能与民争利,路桥费降下来;第二,摆正服务姿态,监管过程而非形式;第三,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生存和运作环境;第四,提高专业素质教育水平,改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创建合理的淘汰机制。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此问题如同20年前 乐于投资博弈的人问为什么期货发展不起来一样,等等吧也十多年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也许要不了十年
首先,现在很多的交易平台不正规,有的虽然是政府批准的,但可能是地级政府甚至县级政府批准。
其次,这些商品交易平台没有监管机构,仅凭自律根本不可能保证机构公平公正地运营。
然后,现在大部分大宗商品电子商务都是一个投资行为,大部分参与者只是为了买卖一个价格,从中获利。而交易平台根本没有完善的交割仓库,甚至一些投资资金根本就没有流入交易市场。
做为唯一一家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渤海商品交易所,有完善的监管机构,首创了现货连续交易制度,延期交收补偿制度和中间仓制度,实现了现货贸易、商品投资和价格形成的三大功能,符合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渤海商品交易所才会拥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有一个文件关于现在的现货交易所的,如果想了解我的话可以在谈
上海甲冠渤商所创始会员与行业领跑者
即将走向 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