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了尿床怎么办|河南尿床尿床诊疗中心儿童抽动症多动症科的水平怎么样???

2025-05-22 18:40:5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尿床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最好及时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以下是家长辅助治疗的小方法:
1,禁喝饮料、酸奶,橙汁果汁,核桃露,杏仁露,奶茶等。晚饭后让孩子少喝水,不要吃水果,不喝奶,不吃零食。
2、睡觉前让孩子自主排空膀胱尿液,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消耗孩子体力。
3、 物质奖励法:当孩子不用叫晚上不尿床时,可以给于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让孩子自己做记号,比如用一张纸画好表格做上标记,让孩子填写,用来增加孩子的信心,但不能给于孩子压力,不然会适得其反。
4.让孩子自己换床单或铺床:鼓励孩子自己更换床单,这不仅让孩子有责任感,同时也会避免让家庭成员知道后的尴尬。
5. 做膀胱撑大锻炼:让孩子在白天逐渐延长两次排尿之间间隔时间。有尿后有意识的多憋一会尿(但不要长时间憋尿),以使膀胱慢慢撑大。这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监督实施。
6.闹钟提醒法:根据患者尿床时间定上表铃,到时及时叫醒患者,根据尿量多少,逐渐向后推迟时间,直至早晨起床,不再提醒,不在尿床为止。
7.小便中断疗法:每次小便时要尿一点停一下接着再尿,锻炼一下大脑对小便的控制能力。

河北省石家庄脑系医院遗尿科随医生希望你试试上述方法,估计就会明显减轻了。

回答2:

我是河南多动症抽动症诊疗中心的陈丽萍医师,健康儿童在3岁以后绝大多数夜间不遗尿,5岁以后几乎所有健康儿童均不应出现夜间遗尿现象。因此,遗尿症应指5岁以后的小儿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遗尿仅发生在夜间者,一般病情 较轻;白天、夜间均遗尿者,通常病情较重。指出一点,3岁~5岁以内小儿,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完善,学龄期有因白天嬉戏过 度,夜间熟睡不醒,偶有睡中尿床者,不属病态。
从发病原因上来看,小儿遗尿分有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原发性遗尿,在遗尿小儿中占大多数,一般无器质性疾病,是由于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 发育不良所致,多有较明显的家族倾向,约3/4的遗尿男孩及1/2的遗尿女孩有双亲之一的遗尿史,多见于第一胎及早产的小儿。除夜间尿床外,部分患儿可伴 有白天尿频、尿急、甚至遗尿,情绪波动或环境变化时症状往往暂时加重,少数患儿可愈后复发。继发性遗尿多由于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这种情况常为间歇性或一 过性遗尿;还有继发于膀胱或全身疾病如泌尿道感染、糖尿病、尿崩症、镰状细胞贫血等,另外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球疾病及大脑发育不全也常伴有遗尿症。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为胎禀不足,肾气亏虚,也有因脾肺气虚、肝经郁热所致者。从表现证候来看,最常见的是肾气不足证,多由先天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胞胎、低体重儿等,脏腑及脊骨发育不全,都能影响肾气固摄,致膀胱失约而成遗尿。脾肺气虚证多为后天营养不良引起,中气下陷,致膀胱失 约,小便自遗。肝经郁热证的病机多为湿热下注于膀胱所致,相当于西医的遗尿症合并泌尿系感染。

回答3:

是啊,随主任说的非常正确,而且他治疗尿床的效果相当不错,我侄女的尿床病就是在那里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