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时,哺乳期的仔猪如何预防口蹄疫?

2025-05-22 09:04:4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口蹄疫已经不是一个新猪病了,从2005年开始,直到今年8月份,根据官方统计的疫情就有166次,实际发生率估计要多得多。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它的特点就是血清型众多,现在共有7种血清型,分为O型,A型,C型,南非1型,2型,3型,亚洲1型。

口蹄疫之所以防控比较困难,是因为这七个血清型之间没有免疫交叉保护性,而且同一个血清型内不同毒株抗原差异也很大。

现在口蹄疫的发生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了,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主要是在冬春季节。而且口蹄疫的传染性极强,发现后如不及时发现处理,传染程度非常快。

口蹄疫的症状就是在口腔,蹄部,鼻镜等部位出现水泡,水泡溃烂后就会形成糜烂或者溃疡,严重的病猪会导致蹄壳脱落,出现跛行等症状。平时在猪场里看见猪蹄子上有水泡溃烂了,不敢走路一直趴着,很可能是口蹄疫。

口蹄疫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主要传染源就是病猪和带毒猪。感染了口蹄疫的仔猪死亡率比较高,育肥猪也会感染口蹄疫,但一般不死亡,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能够慢慢好转,可是在这一个月吃料很少,只喝水,生长很慢,严重影响育肥猪的出栏。

口蹄疫的预防
  • 1. 疫苗免疫

口蹄疫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提前进行疫苗免疫。猪一般是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接种。

正常情况下每三个月对种公猪,种母猪免疫一次。断奶仔猪在40-45日龄免疫第一次,90-100日龄免疫第二次。妊娠母猪在怀孕90日龄进行一次免疫。

  • 2. 猪场进行封闭式养殖,减少人员进出。

猪场最好以自繁自养为主,外购仔猪要注意,一定要隔离一段时间确认猪群健康后再入场。

  • 3. 做好消毒工作。

口蹄疫病毒对酸敏感,过氧乙酸,乙酸的消毒效果很好,对猪场内外都要勤消毒工作,尤其是进出猪场的车辆要做到仔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