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有乘数作用?

2025-05-22 05:37: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

(2)投资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为:

①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的发挥出来;

②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没有充足的劳动,投资增加并不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

③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利用。

(3)在现实生活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

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涨。

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他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

扩展资料

投资新增国民收入指项目在经济寿命期内的销售总收入扣除同期生产总成本之后的剩余部分,亦即净产值。计算新增国民收入额有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方法。第一,按生产法计算时,是指新增的国民收入等于销售总收入减去生产中的消耗后部分。 

计算公式为:

新增国民收入=销售总收入-生产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汇往国外的资金

式中,生产费用中不包括工资、职工福利基金、流动资金利息、折旧费;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包括建设期借款利息;汇往国外的资金指合资项目中外商汇往外国的利润、支付给外籍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工资。第二,按分配法计算时,即新增国民收入等于生产领域劳动者的报酬与社会纯收入之和。计算公式为:

新增国民收入=销售利润+销售税金+工资+职工福利基金+流动资金利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新增国民收入

回答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
=
K
*
ΔI    (1)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新增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现假定新增加的投资△I为100美元,它用于购买投资品便成了投资品生产者(雇主和工人)增加的收入;如果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90%,于是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得到90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人又消费其收入的90%,即81美元,这又成为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收入也随之增加。收入增加的总和为如下无穷等比数列:
      (2)
  (2)式中C为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为乘数,若用K表示之,即得(1)式。
  上例中,边际消费倾向C为0.9,所以乘数
,因此,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美元(即100美元的10倍);如果C为0.5,则
,即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00美元(即100美元的2倍);如果C为0,即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则
,即国民收入增加为投资增加的1倍,也为100美元;如果C为1,即人们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则
,即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为无穷大。可见,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两者成正比例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即边际储蓄倾向,用S表示之,则
,即乘数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