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抗金胜利是灭掉金国,大概率是很难的。但要是收复曾经的失地,北伐抗金,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岳飞是有名的抗金将领,而名气也都是通过一场场的胜利打出来的。自古忠孝两难全,而岳飞的妈妈也深明大义,在岳飞为难之时,在他的后背刻上“尽忠报国”。这也给了岳飞坚定的信心。岳飞从士兵做起,用自己的高超武艺,一步步走到统领的地位。并且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岳家军,而岳家军也受到的百姓的拥戴。岳家军有组织,有纪律,军纪严明,战术执行全速准确。
南宋在最初被金打的节节败退,但在江南扎根之后,稳定了朝廷,军心,开始由节节败退,能够打一些反击战了。江南的富庶也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供给。岳家军也崭露头角,依靠岳飞对军队充分的把握,开始在一场场战斗中击溃金,也让金有了些害怕。开始答应宋的议和,但要除掉岳飞。可见岳飞当时的英勇无敌,
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的软弱,一心偏安江南,而岳飞的功高震主,也让赵构有些忌惮。并且两方交战对于两国都是巨大的消耗,金国慢慢有些招架不住岳家军的持续进攻,秦桧议和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从此北伐抗金就结束了,两国也进入到相对和平的十几年。
根本不可能的。岳飞是地方武装,和朝廷根本不是一条心,中兴四将之间勾心斗角,相同拆台。收拾刘光世的时候,岳飞就参与了。轮到他自己了,就不要喊冤枉了。除非赵构把皇位让给岳飞,但是赵构自己的小命就保不住了。不要听小说里面岳飞如何,要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赵构是开国皇帝,后来还是禅让皇位的,怎么可能是傻子,事关自己身家性命,怎么处理岳飞肯定是考虑好久了。为啥韩世忠没事儿呢,还不是他见势不对,把军权交出来了,为啥你岳飞不交?还不是为一己私利。
不能!
打仗是需要粮草的,赵构继位并没有拿到国库钥匙,而且宋国经王安石折腾,赋税已经很重,已经没办法再加税了。另一方面,南宋只有半壁江山,税源本身就少很多。
而且,中原的金国汉人也是反对重新归入宋国,毕竟金国金人人数少、供养比小得多,而且金国起得北宋国库,已经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尽管是外族统治,但负担轻得多,没人愿意再变成宋国接受重度盘剥。
因此,岳飞光复中原会受到金国汉人最激烈的抵抗,岳飞就食于敌的可能性为零。也就是说,岳飞的所有后勤和装备供给全都需要来自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赋税。随时都可能断供,而被全歼。
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主要应该是国库见底了。而岳飞抗旨可能直接引起南宋灭亡(因不堪重负,百姓造反赵家天下,江南原本就不是赵家的)。但,有些原因是不能说的,因此罪名现编。
很多人做结论,完全不思考。仿佛自己是神笔马良,能够画出粮草兵器一样。
金国打到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不让李纲抵抗,就再也没机会抵抗了。宋高宗得罪了岳飞,换来几十年的积累,才有宋孝宗的北伐。
能,因为岳飞训练了岳家军,而且万众一心抗击敌人,同仇敌忾,士气最好,一定会胜利。
胜利是绝对的。
正是害怕岳飞的胜利,才导致赵构要除去岳飞。
正是由于岳飞抗金的高歌猛进,使赵构惧怕往后的局面不易掌控,才要除掉岳飞。
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只要给岳飞时间,抗金的胜利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