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下陆逊的生平和事迹

三国时期的陆逊陆伯言
2025-05-18 14:04: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江东陆氏
  陆逊出身于江东世族,年少时跟随其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后九江军阀袁术谋攻庐江,陆康与孙策战于庐江长达两年,陆氏宗族损耗大半。为避战祸,陆康令族孙陆逊携其余剩下宗族族返回吴郡。

  仕于孙吴(21岁)
  陆逊年21岁时投入孙权旗下,当时吴郡、会稽郡、丹杨郡多有山越盗贼潜匿,陆逊建议孙权曰:“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孙权便遣陆逊多次领兵征讨山越,多有斩获。将其中强者补充兵员,羸弱者充实户籍,并于征讨中得精卒数万人,有效抒解当时吴国人口不足的问题。

  初露锋芒(36岁)
  后关羽讨魏将曹仁于樊城,留兵将守备公安、南郡。吴都督吕蒙意欲用计偷袭荆州,便称病前往建业。陆逊前往见之。谓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关羽凭借其骁勇,目中无人。立了大功便骄矜自大,他只专注于北进,未对我国有所戒心,听闻将军称病,必定更削除对我军的防备,之后出其不意攻之,便可擒拿关羽。)后孙权遣使持檄召唤吕蒙还建业,吕蒙便推荐以“意思深长,才堪负重”、但“未有远名”的陆逊以代其位,权便拜逊为偏将军右部督,并与吕蒙悄图密计。

  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

  陆逊于陆口到任后,便写信向关羽示弱,使其对吴失去戒心。

  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廪良规。"又曰:"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闻徐晃等少骑驻旌,窥望麾葆。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人杖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关羽不疑有它,更削减荆州守军北上,薄弱了荆州的守备。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219年末),孙权乃潜军奇袭,使陆逊与吕蒙为前部,立即攻克了公安、南郡,陆逊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吕蒙追杀关羽的同时,陆逊由别路进军,攻破房陵、南乡等处,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时荆州士人初降服,仕路不通,陆逊便上疏孙权曰:“今荆州始定,人物未达,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载抽拔之恩。令并获自进,然后四海延颈,思归大化。”此一举措成功拉拢部分荆州人士的归附,拢络了荆州人心,这也间接造成日后刘备征吴时难以成功策动荆州各势力响应蜀军的原因之一。孙权后封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彝陵扬名(38岁)
  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夺回荆州并报关羽被杀之由,亲率大军攻吴。孙权遣使求和不成,一方面向魏国称臣,愿意修好,以避免魏国趁机偷袭。另一方面,命陆逊为大都督督军应战。

  次年二月,蜀汉大军进军至彝陵、秭归一带(今湖北宜昌),连营数百里,并得武陵五溪蛮土著部族的支援,声势浩大。蜀军频繁挑战,吴军手下将领皆亟欲出战,但陆逊坚守不出,陆逊深知蜀军锐气正盛,同时长江三峡地段陆路崎岖、水路惊险,又是下游作战,地形对东吴的防御和后勤供应较为不利,于是陆逊决心实施战略后撤,便先令吴军退至彝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堵住三峡河口。吴军退出三峡后,后勤运输大为改善,于平地扎营,吴军持续坚守不战,静观其变,再寻机决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直至六月气候正值酷暑,蜀军疲惫、斗志松懈,又因暑热,移入密林结营,陆逊才开始反击。陆逊利用火攻,火烧连营,并封锁江面,扼守彝陵道,全线出击,克营40余座,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冯习、张南、傅彤、马良、王甫、蛮将沙摩柯等将皆被吴军斩杀,驻守江北的黄权因退路被断,便率麾下部队投降魏国。刘备遭到惨败后,嗟叹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仅以身免,连夜率余部退至白帝城。

  吴国众将见机不可失,向陆逊请求继续追击,但陆逊认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果然过不了多久,魏帝曹丕便假借合攻汉军之名,向吴国入侵,但见吴军早有准备,便自行退兵。刘备当时听到曹丕兵分三路攻东吴,便写信给陆逊问到:“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陆逊则回信,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战后孙权加封逊为辅国将军,改封江陵侯,镇守西陵。刘备不久死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秉政,再度积极谋合孙刘联盟,使孙刘消除之间的敌对关系。

  北御曹魏(45岁)
  吴黄武七年(228年),魏大司马曹休大举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曹休中计,以十万步骑朝向皖城接应。孙权令陆逊迎击,曹休既知受骗,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路进军,双方决战于石亭(石亭之战),大败曹休,一举击溃魏国十万兵马,斩获万余,获车乘万辆,魏军军资器械略尽。翌年孙权称帝,封陆逊上大将军、右都护。

  出将入相(62岁)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在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间的皇储派系争夺之中表态支持孙和,逊上疏陈述:“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但不被孙权接纳,而遭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吴赤乌八年(245年)去世,享年62岁,家无余财。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复的责备气死的。

回答2:

反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