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上,百花脑矿化岩体隶属云南腾冲、盈江两县管辖,相距最近的大村落是腾冲县的新歧寨(故曾被称为新歧花岗岩矿床,考虑到新歧寨距矿区有3~5km,我们建议以矿床中心部位所在地名改称其为百花脑矿床);在历史上,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马帮大道穿越其间;在成矿区带划分中,它居于滇西腾冲—梁河锡、稀有金属成矿带下属槟榔江蕴矿带中段;在地貌上,它地处大盈江与槟榔江二级分水岭的构造剥蚀台地上,自北而南,山脊变宽缓,山峰高程2500m左右;在纬度上,矿化岩体处于北纬25°附近,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强烈,矿化岩体普通发育厚达30m的强风化壳。
(一)矿化岩体的地质特征梗概
矿化岩体呈一南北长6000余米,东西宽近400余米的条带状展布。百花脑矿化岩体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矿段,即百花脑矿段、大秧田矿带、席草坝矿段、茶塘河矿段和北边的干河矿段。仅地表所见,各个矿段之间基本相连。它是新生代百花脑—来利山复式花岗岩基的最末阶段的产物。见其与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伟晶状钾长花岗岩为侵入接触关系。矿化岩体上部发育有大小不一、形似椭圆的云母云英岩异离体。此外,还有数量较多的天河石花岗岩脉和小龙岩脉穿切其间。
(二)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
矿化岩体具有典型的花岗结构。在剖面上,下部为含斑细中粒、不等粒似斑状结构,上部为细粒等粒花岗结构。
矿化岩体的造岩矿物是钠长石(An≤5)、钾长石、石英和云母类矿物。钠长石含量35%~40%,石英含量为25%~35%,钾长石含量为15%~35%,云母含量为1%~5%。X射线分析钾长石有序度值为0.93。钾长石富含Rb、Cs,其(Rb2O+Cs2O)≥1.80%,且K2O/Rb2O<20,应属天河石变种,可不显特征的天蓝色。由于矿化岩体碱性长石含量高,因此强烈风化后,矿化岩体在景观上凸显耀眼的白色,其色度完全可以和我国著名的414矿媲美。
矿化岩体的副矿物以种类较多、含量较高和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为其特征。
(三)岩石化学特征
岩石化学特征为富Si、K、Rb、Cs、F和过铝,其K2O/Na2O=0.89。与典型的Li-F花岗岩相比,矿化岩体富K贫Na,富Rb、Cs贫Li,两者差异大。
(四)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矿化岩体铷含量高,全岩平均0.13%。此外含一定量Nb、Ta、W、Sc、REE和Y等。
矿化岩体的稀土元素总量为216×10-6,轻稀土/重稀土=0.30~0.52,δEu=0.08~0.16,属铕严重亏损的重稀土富集型。
(五)矿化特征
据云南地矿局测试中心和北京矿冶院研究,矿化岩体中可综合回收利用的矿化元素有28种之多,计有Sn、W、Nb、Ta、Zr、Hf、Li、Rb、Cs、U、Th、REE和Sc等。但目前主要对其中的九种矿化元素作过查定。就这九种矿化元素的矿化特征看,它们在岩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稳定,堪称全岩矿化。从表4-4-1可见,仅Rb在工业品位之上,Nb2O5+Ta2O5之和接近工业品位,而其他矿化元素含量偏低。
表4-4-1 百花脑矿化岩体部分矿段部分矿化元素的平均品位(wB%)
按原生单—矿床的工业品位要求强烈风化的矿化岩体,的确,有些矿化元素品位不高。但由于它们大都呈可供工业利用的矿石矿物形式产出,而且易于采、选、炼和可以综合回收。更何况,在分选这些矿石矿物后所剩的尾砂,基本上又是可以作为优质工业原料的钠长石和石英。其量之巨,足以构成单独的超大型石英砂矿和单独的超大型钠长石矿床。其潜在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经研究,主要矿化元素的赋存状态如下:Rb基本上都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钾长石和各种云母中;Cs主要以类质同象开赋存在各种云母中,少量以类质同象方式存在于钾长石内;Y基本上呈单矿物形式产出,如富铀钨萨工矿(即相当于铌钇矿的富U、W新变种)、未名矿物、磷钇矿和褐钇铌矿等;Sc除富铀钨萨工矿含较多的类质同象Sc外,估计锡石、黑钨矿、铌钽铁矿中也有相当量的类质同象Sc;Sn至少60%以上的Sn呈锡石单矿物存在;Nb、Ta主要为富铀钨萨工矿、未名矿物产出,其次以铌钽铁矿、褐钇铌矿形式产出,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锡石、黑钨矿、云母内的量不大;W少数呈黑钨矿形式存在,多数赋存于富铀钨萨工矿和未名矿物内;REE如钇一样,大多呈单矿物形式产出,诸如富铀钨萨工矿、未名矿物、独居石、磷钇矿和褐钇铌矿等;Li基本上存在于云母矿物和天河石中;U多呈独立矿物——富铀钨萨工矿、未名矿物等;Zr、Hf大都为锆石、富铪锆石和曲晶石等单矿物形式产出。
(六)矿床成因
根据野外宏观证据和室内微观标志,借鉴国外有关Li-F花岗岩的成岩、成矿实验资料,我们认为,百花脑矿化岩体的成岩、成矿作用以岩浆作用为主,而各种交代蚀变——钠长石化、天河石化、云英岩化、黄玉化等为辅。呈脉状穿切矿化岩体的云英岩(其中有黑钨矿化,可供综合回收)和作异离体巢状产于矿化岩体上部的云英岩,也应以岩浆作用为主,属小龙岩范畴。对此,我们曾作过详细论述[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