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一·科学发展 加快发展]
把握工作基调 实现追赶跨越
四川日报记者董世梅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省经济工作基调: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既着眼长远之策,又明确当前之要;既体现时代要求,又突出四川特色;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进程中实现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与会代表形成共识。
长远之策与当前之要
在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看来,长远之策就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主题主线,尊重发展规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四川迈向全国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对四川而言,加快发展更是当前之要。“从四川省情和当前所处发展阶段来看,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必不可少。”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认为。从省情看,欠发达、不平衡、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既是挑战更是潜力;从发展阶段看,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我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不少市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初期,城镇化率也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也比全国低近8个百分点,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期。因而,当全国进入中速增长期时,我省仍然需要继续保持一个加快发展的态势。
“四川不能"被小康"。”省委政研室主任冯键道出四川“加快发展”的急切。
甘孜州委书记胡昌升算了笔甘孜发展的“小账”,“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孜只有达到每年16%及以上的高速增长,才能与全国同步小康。”相关方面测算了全省“大账”: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我省经济年均增速就必须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左右。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四川不仅必须,而且应该,更有现实可能。
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
四川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着力优化结构,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的增加上,体现在劳动报酬、居民收入的增长上。
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要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在投资结构上就是要注重更加优化,除重大基础设施外,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都将获得倾斜。在产业结构上,就是“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装备及高端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稀土金属材料、汽车制造、能源电力等7大优势产业。
在发展的目标和预期上,则是突出没有水分、就业增加、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效益提高资源环境可支撑与会代表从工作基调中读出了新意与深刻内涵。
贯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增强对工业化城镇化的配套和服务能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更加畅通的交通网络;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都汇集成清晰的指向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看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