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轨道亚层的轨道杂化是怎么回事

2025-05-16 23:57: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原子轨道依据轨道能量不同,分为s(一条,最多可容纳2电子)、p(三条,最多可容纳6电子)、d(五条,最多可容纳10电子)、f(七条,最多可容纳14个电子)等亚层轨道,每个亚层的各个轨道的伸展方向各不相同(由薛定谔方程求出)。
在形成分子过程中,能量相近的若干条轨道进行混杂,组合成等数目的能量完全相等的新的轨道,为杂化轨道。杂化后的轨道其成键能力更强,成键后分子体系的热力学能(内能)更低,分子更稳定,并有相应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SP3杂化(表示一条s亚层轨道和三条p亚层轨道杂化,以下依此类推)形成正四面体(甲烷分子),SP2杂化成平面三角形(三氟化硼分子),SP杂化成直线型(乙炔分子)。至于某种杂化方式对应一种特定的空间构型,那是因为轨道内电子互斥(电子互斥理论),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空间构型的情况下,分子体系的热力学能才最低,分子最稳定。
上述几种杂化方式为前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杂化方式,当元素有d亚层轨道后,杂化方式较为复杂,也很少讨论,掌握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就可以了。

回答2:

你的问题不明确,只能给你说:杂化是解释一些现象的理论,杂化是电子轨道(电子亚层)参与的,所以用电子亚层的符号来表示哪些轨道参与了杂化,比如甲烷的C原子采取sp3杂化,就表示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参与了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