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肇庆后,想留到这里发展,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好?自主创业最好,加盟也可以。

2025-05-19 21:41: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给你提供一些肇庆的基本情况,让你参考和分析自己适合什么发展方向:
肇庆市 - 自然资源
肇庆市森林资源
根据最新二类调查数据,2005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587.36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7%,有林地面积1405.47万亩,森林覆盖率65.1%,林木绿化率66.8%;活立木蓄积量3742万立方米,年生长量242.7万立方米,生长率6.5%。
全市现有生态公益林399.11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5.1%。商品林面积1188.25万亩, 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4.9%。
水资源
西江和北江为本市两大水系,西江自西向东在三水区与北江汇合流人珠江。西江干流和北江干流均属珠江水系。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139.57亿立方米。集水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西江及其一级支流贺江、新兴江及二级支流东安江、凤岗河和北江及其支流绥江。超过100平方公里集水面积的河流50条,属西江水系的25条,另外25条属北江水系。西江干流水量在全国各大河流中仅次于长江,高要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是223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7100立方米。西江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3000吨位的船只可从下游直通肇庆三榕港码头。肇庆市多年平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别为140亿立方米和40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10月的汛期,占年降雨量的80%。2004年,全市降雨量为1253毫米,是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6%。由于西江、绥江、贺江来水量大,枯水年份对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不大。全市人均多年水资源占有量为3553立方米(不包括过境水量2464亿立方米)。境内水质普遍较好,西江、绥江、贺江均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总量大,即使工业化进程加快,用水量增大,预计今后十年也不会出现缺水问题。但是,苦旱区、石灰岩地区还存在局部缺水问题,全市仍有饮水特别困难人口11.65万人。
矿产资源
肇庆已找到矿产61种,探明有储量的有36种。金属矿产主要有铌、钽、金、铁、铋、钼、锡、铜、钨和稀土等;金矿资源丰富,有矿产地35处,主要分布在高要市、怀集县、封开县等地,保有储量91吨,被誉为广东的“黄金之乡”。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石膏、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陶瓷土及砚石、矿泉水、地热水等。砚石是肇庆市特有的工艺观赏石矿产,因主产于西江羚羊峡东侧的烂柯山端溪畔而得名“端砚”。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七星岩至鼎湖山一带的北岭山也是砚石的主要产地。境内以老坑、坑仔岩、麻子坑等处砚石质量最好。全市砚石储量约10万立方米。

肇庆市生物资源
肇庆市是南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宝库,有不少驰名于世的珍贵种类,是广东省主要林区之一。早在1993年全市已实现绿化达标。2004年,全市有林地面积9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4%,活立木蓄积量4559.3万立方米。自然植被基本上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其代表是鼎湖山和封开县的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全市天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林木近300科、1200多属、2500多种,其中乔灌木1000多种。林木种类多为松、杉和薪炭林。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银杏、苏铁、银杉、水松、水杉等51种;二级保护的有苏铁蕨、福建柏、青皮、樟树、楠木、格木、降香檀、红豆树、紫檀、合果木、水曲柳、土沉香、蚬木、榉树、桫椤等203种。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封开县、德庆县分别是中国肉桂、柑桔、竹子、松脂、贡柑之乡。茶杆竹和桂皮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210多种,其中鸟类150种、两柄类11种、爬行类20种、兽类32种和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蟒、巨蜥、云豹、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5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藏酋猴、穿山甲、鹰类、大小灵猫、斑林狸、金猫、白鹇、原鸡、大小毛鸡、大壁虎、虎纹蛙等30种
旅游资源
肇庆市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梅庵、德庆学宫、肇庆古城墙、七星岩摩崖石刻、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国家AAAA级景区。全市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旅游资源单体95个,其中属自然旅游资源的58个,占总数的61%。肇庆市旅游资源品质高、类型多。以鼎湖山(风景区)、七星岩、大斑石(封开县)为代表的山岳与地质景观资源;以星湖、西江、贺江为代表的水景观资源;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黑石顶(封开县)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以古城墙、阅江楼、端砚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德庆龙母祖庙、梅庵为代表的宗教与民俗资源;以肇庆高尔夫度假村、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代表的休闲度假资源等构成肇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使肇庆的旅游资源在全省具有明显的优势。经挖掘和整合,全市已形成以七星岩和鼎湖山为中心,连接四会贞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和世外桃源、封开龙山和天下第一石、鼎湖葫芦山和九龙湖、德庆盘龙峡和龙母祖庙、高要广新生态园的“肇庆千里旅游走廊”,促进了全市旅游的发展。

肇庆市 - 科技教育
科技发展概况:“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强了产、学、研合作,与中山大学建立了校市全面合作关系,设立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3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教育发展概况 :全市共有幼儿园361所;小学1372所;初级中学149所,其中省一级学校16所,市一级学校83所,增加21所;县一级学校259所。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8所,教学班32个,其中聋哑学校1所,启智学校7所。全市共高(完)中学校32所;普通高等教育院校2所;成人高等教育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民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机构)32所;民办教育机构288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6所。“十五”期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4.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39%。
德庆县德城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的督导评估,成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一个“教育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