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商标之所以被赞誉,其实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的感怀。复古和怀旧之风已经不是一两天,很多时候我们回望过去,总有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能撩拨那根追忆的心弦。
比如看到旗袍,我们会想到民国时期的名媛风情;读到民国时期大家们的作品,我们会去思考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风采……不可否认,民国时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的人与事。当时的优秀设计师,都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缅怀一个时代,总有一些符号会给人更多切实的感受。而民国时期的商标,恰恰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感触。
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印记,民国商标有那个时代的芳华,同样,我们今天也有优秀的设计师创造出了更为惊艳的作品
因为商标当时都是用绘画的方式设计,所以类似一副画。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重农抑商,人们对商标也不重视。近代以来,随着天津等城市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在中国注册的商标也越来越多。为了对商标进行管理,1904年,即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制定了《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章程》规定,政府在商务部设定商标注册局,这是最早的商标管理组织。商人如想注册,需要先在天津、上海两地的海关登记,然后由两地海关将申请转呈商标注册局进行注册。商标的注册、转让、延长期限、补发注册证等,商家都需要向商标注册局支付费用。山海关汽水厂虽然有名,却不是天津最早注册的商标。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天津最早注册的商标有七个,分别是“百花”牌香皂、“老火车”牌牙粉、“生财”牌染料、“红龙”牌硫化碱、“金鸡”牌鞋油等。按照《章程》规定,这些商品都必须有“特别显著之图形、文字、记号或者三者具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标维权案件的不断出现,人们才开始对商标越来越重视。无论是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还是后来的《商标法》,基本原则都是“一件商标,一类产品”,这就意味着规模较大的厂商拥有多个商标。比如山海关汽水厂,其生产的汽水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汽水使用的商标不同。天津市档案馆中保存的老商标,是该汽水厂生产的桔子汽水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