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跟四季变化相似,都是由阳光的入射角决定的:
先讲四季,再讲早晚。
从季节来看,夏天阳光对地的入射角是最大的,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能也最多,升温也最大;冬天阳光对地的入射角是最小的,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能也最少,升温也最小;
放到一天来说,晴天,早晨太阳对地的入射角最小,对地面的加热作用也最弱,加上已经经过了一晚上的地面散热,低温的感觉更明显;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对地面的入射角最大,加热作用也最强,但由于地面升温需要一个过程,往往到了下午一点多两点的时候,温度才达到一天的最高;傍晚,太阳对地面的加热作用跟早上是一样的,但由于此时地面温度比较高,所以显得没有早晨温度低。
太阳什么时候不热?只是大气温度不及其它时间高。因为地面是在不停放热的,夜晚没有太阳,所以地面散失的热量比得到的多,经过一夜后,地面温度自然会下降。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1.因为早上的太阳是斜射;2.因为早上的阳光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3.因为早上的空气较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