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与人交往要有进退余地?

2025-05-24 07:59:3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在社会上行走,必须靠朋友来帮忙,虽然有的朋友并不见得能帮你什么忙,甚至还会拖累你,但没有朋友却会无路可走!所以我主张,人要广交朋友,并好好运用朋友的智慧。

我说的这个道理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有一种情形可不是人人能做到,也就是:与人交往要有回旋和余地。

大部分人交朋友都是“回旋的余地不足”,因为他们交朋友有太多原则:

——看不顺眼的不交。

——话不投机的不交。

——有过不愉快的不交!

这种交朋友的态度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社会上行走,实在有必要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不过我指的是广义的朋友,因为普通朋友和“知己”还是要有所分别的。所谓的“回旋的余地”指:

——没有不能交的朋友。你看不顺眼,或话不投机的人并不一定是“小人”,甚至他们还有可能是对你会有所帮助的君子,你若拒绝他们,未免太可惜了。你会说,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还要“应付”他们,做人太辛苦了。是很辛苦,但你就是要有这样的功夫,并且不会让他们感觉你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唯有敞开心胸,别无他法。

——相逢一笑泯恩仇。某人得罪过你,或你曾得罪过某人,虽说不上彼此成仇,但心底确实不愉快;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主动去化解僵局,也许你们会因此成为好朋友,也许只是关系不再那么僵而已,但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一点相当难做到,因为就是拉不下脸来!其实只要你愿意做,你的风度会赢得对方对你的尊敬,因为你给他面子了嘛!如果他还是高姿态,那是他的事!不过化解僵局要看场合和时机,不要太刻意,酒席上、对方离职时、升官时最好,也就是,总要有个借口!

——不是敌人就是朋友。有些人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样子做会使敌人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使自己孤立。应该改为“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社会上的现实。当朋友因某种缘故成为你的敌人时,你不必太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这样的认知,就能以平常心来交朋友!

——放下你的身份。身份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理会一个工友,在“交朋友的弹性”这件事上,这种身份会使你交不到朋友!

能以这种弹性交朋友,怎么会交不到朋友,怎么会走不通路,做不了事?不过这种“弹性”不易练就,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