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火冒三丈
(因为图上坐着就是唐僧,又叫三藏法师,三藏头上冒火,谐声就是成语”火冒三丈。)
读音: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冒,往上升。意为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
语 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例句: 和小明约好星期五下午6:00一起去看电影,结果我在电影院门口等到火冒三丈了,他还才刚刚出家门。
近义词 怒气冲冲 暴跳如雷
反义词 心平气和
火冒三丈 成语解释:
【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自】: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火冒三丈 。。。
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注释】
形容愤怒到极点。
【近义词】
怒气冲冲
【反义词】
心平气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
【英文翻译】
very temp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