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路径主要取决于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的引导气流。“梅花”刚生成时,引导气流很弱,因此“梅花”移动速度缓慢,基本是向偏北方向移动。8月3日,随着副热带高压的西伸,“梅花”路径开始西折,转向偏西方向移动,但“梅花”进入东海以后,副热带高压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块状结构,这就一路引导“梅花”台风北上。由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东,“梅花”始终没有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由于缺少西南季风的供应,“梅花”无法继续增强,越往北走,海温越低,强度越弱。8月8日,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度东退,“梅花”最终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于18时3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的强度在朝鲜西北部沿海登陆。登陆后“梅花”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8月9日早晨进入吉林长春境内,并逐渐消散。
山东和辽宁沿海一带,8月平均气温最高,因此8月最容易出现台风北上影响山东及辽宁的情况。
“梅花”的路径属于台风异常路径中的第Ⅷ类,即高纬正面登陆。这类台风生成后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山东、辽宁及朝鲜西部一带,这类路径很稳定,但概率很小。今年8月副热带高压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块状结构,受其西部边缘的引导气流影响,“梅花”走出了一条罕见的高纬正面登陆的路径。在6月份,第5号台风“米雷”也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块状结构,因此一路北上,登陆山东成山头。不过8月的水温比6月更高,因此“梅花”的强度更强,登陆位置也更北。如下为梅花台风的路径图。
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8月7日晚上减弱成为强热带风暴,8月8日09时,第9号强热带风暴“梅花”的中心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南偏西方向大约275公里的黄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纬37.5度,东经123.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
预计,“梅花”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并逐渐向辽宁庄河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8日傍晚前后在这一带沿海登陆——将会在辽宁登陆。
最近两年,台风的总体路径确实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本福建、台湾“台风重灾区”慢慢不再受到台风的眷顾,西太平洋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别恋于海南、中国东部、东北部沿海、日本登陆。这就是大气环流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