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是陆生动物中除昆虫外最大的类群,全世界已记录36000余种,隶属于106科的3150属,我国已记录56科450属2360种。除节板蛛科和蟱蛛外都有一对毒腺,毒腺产生的毒液能麻醉和杀死小动物,一般对人畜作用不大,但少数种类毒性较大,对人畜有致命危险,如狒蛛科的虎纹捕鸟蛛,海南捕鸟蛛和敬钊缨毛蛛,球腹蛛科的间斑寇蛛和红斑寇蛛(俗称黑寡妇蜘蛛),狼蛛科的中华狼蛛和穴居狼蛛,异纺蛛科的雷氏大疣蛛等。所以又称这些蜘蛛为毒蛛。
毒蛛伤人时,位于螯基内一直伸延到头胸部内的一对毒腺分泌的毒液,经毒腺前方的导管和螯牙注入被蛰者体内,使被蛰者运动神经中枢发生麻痹而死亡。新鲜的蜘蛛毒液为蛋清样粘稠液体,具有特殊的腥味,pH值呈中性或微碱性,比重为1.0-1.05。不同种类蜘蛛的毒液其色泽各异,如虎纹捕鸟蛛的毒液为淡黄色,海南捕鸟蛛和敬钊缨毛蛛的毒液为灰白色,雷氏大疣蛛的毒液为橙黄色。
蜘蛛毒液成分较复杂,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肽神经毒素,还含有多胺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多种酶类,激肽类似物,凝集活性肽和抗菌肽等成分,以及ATP,核苷酸,氨基酸,单胺类等低分子量物质和无机盐等。新鲜的蜘蛛毒液在常温下24小时就会腐败变质,失去其毒性,即使在冰箱内也只能保存15-30天。若经过真空冰冻干燥制成松脆易碎的半透明粉末,可保持其原有色泽和毒性,密封于安瓿瓶中30-50年仍能保持其致死效应。蛛毒被加热或受紫外线照射会产生絮状沉淀,导致毒性部分或全部丧失;蛛毒遇到强酸,强碱,氧化剂,还原剂,重金属,酒精和酚类等也会丧失其毒性。不同蛛毒对热的耐受性存在着差异,如虎纹捕鸟蛛毒加热到80℃保温20分钟后再测定其CD光谱,仍保持部分毒性,其二级结构成分变化不大,穴居狼蛛毒经100℃加热30分钟后其毒性稍有下降,而组分Ⅲ在加温后活性完全丧失。
蜘蛛毒的主要毒性成分为神经毒性多肽,按其结构与分子量看,除了黑寡妇蜘蛛毒素是一个分子量很大的蛋白质外,其余皆为分子量10000以下的多肽,按氨基酸残基数目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短链的神经毒素,含有33-40个氨基酸残基,另一组为长链神经毒素,含有62-77个氨基酸残基。但从生理活性来看则比较复杂,同在长链组的毒素或同在短链组的毒素,有的在性质上相差甚远。如美洲开放光漏斗蛛的一组多肽毒素μ-agatoxinⅠ-Ⅵ,由36-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多肽毒素仅作用于昆虫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引起神经递质大量释放,是受电压激活的钠离子通道的突触前激活剂。而同为短链的虎纹捕鸟蛛多肽毒素HWTX-I,却是一种哺乳动物N-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它能有效阻断小鼠隔神经隔肌接头传递,对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突触神经递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对昆虫毒性较弱。
蛛毒按其作用方式又可分为突触前神经毒素和突触后神经毒素。突触前神经毒素是作用于突触前膜的一类神经毒素,这类毒素并没有影响肌肉本身的去极化,也不同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但能改变运动神经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阻断兴奋从突触前膜到肌膜的传递。这类神经毒素致死活性较高,从目前分离到的蜘蛛毒素来看,主要存在于黑寡妇蜘蛛,澳毒蛛,美洲漏斗网蛛和日本华丽漏斗网蛛毒中。从我国虎纹捕鸟蛛分离得到的HWTX-I毒素,也属于突触前神经毒素,该毒素与黑寡妇蛛毒中的一个组分对多突触的突触前阻断作用相似,引起突触阻断的主要原因是抑制递质释放。突触后神经毒素能够与运动终板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断。它的作用特点与箭毒相似,所以常被称为拟箭样神经毒素或箭毒型神经毒素,但与箭毒相比,突触后神经毒素结合乙酰胆碱受体的强度比较大,所产生的生理作用也比较强,其致死活性是箭毒的15-40倍。突触后神经毒素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毒素,目前已从一些蛛毒中分离到10多种突触后神经毒素,它们在神经肌肉传递,乙酰胆碱受体研究中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天然生物神经毒素的研究对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些已探明结构与作用机制的神经毒素已成为研究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神经突触传递等神经生物学与神经药理学很多重要基础理论问题的不可替代的工具试剂。蛛毒是继蛇毒,蝎毒之后又一个重要天然动物毒素。近年来,国际上对蛛毒的研究与开发进展十分迅速,发现很多蜘蛛毒素是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阻断剂,它们可直接作为离子通道相关性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代谢功能异常的治疗因子,或通过适当的结构改造以改善活性,降低毒性,使之成为低毒高效的治疗药物。如蜘蛛钠离子通道毒素可作为治疗癫痫,偏头痛,先天性肌强直,心律不齐等疾病的药物;蜘蛛钾通道毒素对多种组织硬化,早老性痴呆,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而蜘蛛钙通道阻断剂也有望成为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保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药物。
我国的蛛毒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先进的层析分离技术,从虎纹捕鸟蛛毒中发现多种新型多肽神经毒素,并完成了Huwentoxin-I毒素的空间结构测定和3对二硫键定位,这是我国第一次用2D-NMR方法在没有晶体结构的前提下解出的第一个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目前以该毒素研制成的虎纹镇痛肽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痛症,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准临床试验的蛛毒新药,相信今后有更多的蛛毒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新领域。
可能会变成蜘蛛侠,
不知道
应该不会有事的,我建议你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吧。
所有蜘蛛都有毒,但毒素不一定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