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为三层楼式木牌坊,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明末被焚。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含义。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
永乐15年,和故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