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配了助听器但还是听不清楚别人说话的内容,怎么办?

2025-05-19 16:56: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个问题要从四个方面来回答。
一:助听器的功能不适合,或者助听器的调试不适合。
二:年龄大了,听神经受损程度较高,而导致的言语分辨率下降。老年性耳聋在专业上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特点就是“听得到、听不清”。戴上助听器以后能够提高患者的听阈,使她能听到比原来更小的声音。但是言语分辨能力是助听器改变不了的。另外如果听力损失时间较长、损失程度较重的话,助听效果也会相对较差。因为人脑对于声音信号,言语信号的分析能力是会随着耳聋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差。而助听器不能帮助人脑分析。所以坚持佩戴是有好处的。可以使患者逐渐恢复一部分言语理解能力。即使是神经性耳聋,带助听器的时间越长,言语分辨能力也会相对较好。
三:家人的沟通技巧有问题。跟听力损失的人沟通,讲话要慢,发音要清晰。方言、陌生人、口齿不清的人都会让听损患者听的不够清楚。所以最好面对面,慢慢说。不要怕麻烦。因为听力障碍的人跟我们正常人的听力是有很大差距的。
四:家人的期望值过高。不要把助听器想象的太完美。多好的助听器都达不到正常听力的水平。多人交谈、背景噪音大,都会降低听损人士的分辨能力。

回答2:

你奶奶是神经性耳聋,耳蜗以后的听神经受损,所以失去了言语的辨别能力,要戴上助听器每天进行训练 练习,多与人说话 交流 刺激听神经,时间长了 大脑产生记忆力 就能听清了,是能听见声音,就是听不懂,不是听不清,耳朵就是听声音的,没有辨别的能力,言语辨别是靠大脑的,所以要带助听器刺激听神经让大脑反应这样半年以上会好些,

回答3:

总得来说,还是没有配好。是助听器没有调到最佳听力补偿位置,还是您奶奶原本听力情况比较差,康复起来比较困难。多去去 助听器验配店反应反应你的情况,看看他们能不能解决碰到的问题。刚开始调到最佳位置的话,一个月多去几次还是正常的

回答4: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就是以某种方式将声音放大,致使患者能利用他的残余听力听到的声音,性能好点的助听器能将声音处理的更干净,有利于患者听声,它不能够帮助患者去辩别和理解声音,如果患者的言语理解能力很差的话,助听的效果就会受影响,需要坚持配戴助听器,让声音刺激大头,慢慢的训练,言语理解能大也有可能有所改善,海之声听力

回答5:

因为老人家以前有部份声音是听不到的,大脑记忆库对这些声音的数据较陌生了,而听神经长时间没有声音刺激退化就更快了,理解和反应就更慢了,现在配戴了助听器后要有一段时间去学习,慢慢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