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农历四月八日诞生,故称此日为佛诞。中国大乘佛教记载佛诞为周昭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甲寅年。 (例:2008年四月初八,为佛历3037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示现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示现灭。
请参考佛教百科佛灭年代http://baike.baidu.com/view/910549.htm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
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还更早,
初传 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前~126),张骞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大夏见到从鳊贩运去的蜀布、邛竹杖,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有民间往来,可能佛教也随之传入汉地。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航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支等地建立联系。近年考古发现,东汉时的四川彭山墓葬中已有佛像,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证实也属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故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印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传教时期,称为原始佛教阶段;
至公元一世纪,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称为部派佛教阶段。至七世纪佛教发展经历中观学派、瑜伽学派,称为大乘佛教阶段。并称此阶段之前为小乘佛教。
七世纪后,大乘佛教与婆罗门等教结合,形成密教,于公元八世纪成熟,一直持续至十三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 ,以那烂陀寺、超岩寺的毁灭为标志,佛教被驱逐出印度国境,密教宣告结束,印度佛教衰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