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康熙、顺治年间国内和对外发生过哪些大的战争?

2025-05-24 10:33: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是年为防内地民众与郑成功抗清势力联系,实行海禁,勒令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里至五十里,并尽烧船只,片板不准下海,此即“迁海令”。

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
二月郑成功接受荷兰侵略者揆一投降。
三月以滇南平,告庙祭陵,大赦天下。尊世祖山陵为孝陵。
四月加上太祖、太宗尊谥。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父子于昆明。郑成功逝。
五月夏至,康熙帝亲祭地于方泽。
八月宗人府、礼部遵谕议王、贝勒、贝子等有愿抚养女者,奏准抚养,随养父母升降。
十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仁宪皇太后,母后为慈和皇太后。
十一月吴之荣告发庄廷鑨私修《明史》。

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
二月慈和皇太后佟佳氏逝。
三月庄廷鑨《明史》案发生。
五月诏天下钱粮统归户部,部寺应用,俱向户部领取,著为令。为慈和皇太后上尊谥孝康熙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奉移世祖梓宫往孝陵,奉安地宫。
六月葬世祖章皇帝于孝陵,孝康皇后、端敬皇后与之合葬。
十一月改造福陵、昭陵地宫成,奉安太祖、太宗宝宫。
康熙三年(1664年甲辰)
四月鳌拜奏内大臣费扬古之子侍卫倭赫擅骑御马,费扬古怨,被籍家弃市。诏令工部织染局归内务府。

康熙四年(1665年己巳)
二月御史董文骥疏言大臣更易先皇帝制度,非是,宜一切复旧。
三月修缮历代帝王庙。辅政大臣议钦天监官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罪。
七月以太皇太后懿旨,聘辅臣索尼孙女、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行纳采礼。
九月册立辅臣索尼之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十月康熙帝首至南苑校射行围。

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
正月辅臣鳌拜与苏克萨哈因换地相争,自此鳌拜专权。
三月辅臣索尼请皇帝亲政,留中未发。
十一月辅臣鳌拜以改拨圈地,诬告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连等罪,逮捕下狱。而辅臣中的索尼年老,遏必隆软弱,苏克萨哈望浅,俱不能抗拒鳌拜。
十二月鳌拜矫旨杀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连。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
正月封世祖第二子皇兄福全为裕亲王。
四月加索尼一等公。
六月内弘文院侍读熊赐履上疏,陈述当朝满汉矛盾尖锐、制度废弛。
七月康熙帝亲政,御太和殿受贺,加恩中外,大赦。始御乾清宫听政。命武职官一体引见。鳌拜杀苏克萨哈及其子。赐遏必隆、鳌拜加一等公。
九月命修《世祖实录》。康亲王杰书议苏克萨哈罪。
十一月冬至,祀天于圜丘,奉世祖章皇帝配享。

康熙七年(1668年戊申)
正月建孝陵神功圣德碑。加鳌拜、遏必隆太师。
九月康熙帝将巡边,侍读学士熊赐履、给事中赵之符疏谏。康熙帝止行,仍令遇事直陈。
十二月治历法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劾奏钦天监监副吴明烜。

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
正月修乾清宫,康熙帝移御武英殿。此系太皇太后懿旨:“皇帝现居清宁宫,即保和殿也。以殿为宫,于心不安。可将乾清宫、交泰殿修理,皇帝移居彼处。”
二月行南怀仁推算历法。巡视近畿。
三月结束清初的历法之争,授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
四月幸太学,释奠孔子,讲《周易》、《尚书》。给事中刘如汉请举行经筵,嘉纳之。
五月诏逮捕鳌拜交廷鞫。是日,在鳌拜入见时,侍卫以扑击之戏抓捕之。自此,设善扑营,以近臣领之。王大臣议鳌拜三十大罪,当诛族。康熙帝诏令以其屡立战功,免死拘禁,其党班布尔善等伏诛。夺遏必隆太师、一等公。诏永停圈地,今年已圈者给还。
六月诏宗人有罪,不忍开除宗籍,自顺治十八年以来被削宗籍者,由宗人府详察以闻。
七月诏复被鳌拜诬罪的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连原官,并予谥。
十月卢沟桥成,上为文勒石。
十一月太和殿、乾清宫成,上御太和殿受贺,入居乾清宫。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
正月祈谷于上帝,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配享。起遏必隆公爵,宿卫内廷。
五月加上孝康章皇后尊谥,升祔太庙。
七月奉祀孝康章皇后于奉先殿。
八月诏都察院纠察陪祀王大臣班行不肃者。康熙帝奉太皇太后、皇太后首谒孝陵。
十月颁《圣谕》十六条。改内三院为内阁,复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大学士。谕礼部举行经筵。

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
正月封世祖第五子常宁为恭亲王。
二月命编纂《孝经衍义》。
三月告诫年幼诸王读书习骑射,勿恃贵纵恣。设置日讲官。
四月命续修《太祖圣训》、《太宗圣训》。诏宗人闲散及幼孤者,量予养赡,著为令。始行日讲。
九月以寰宇统一,告成于太祖太宗陵。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启銮。谒福陵、昭陵。幸盛京,御清宁宫,赐百官宴。遣官祭诸王诸大臣墓。

康熙十一年(1672年壬子)
二月康熙帝至先农坛首次行耕藉礼。朝日于东郊。
五月《世祖实录》编纂完成。
十一月康熙帝幸南苑,建行宫。
十二月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博翁果诺、温郡王孟峨疏辞议政,允之。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疏辞议政,不许。

aaaa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福临,爱新觉罗氏。后金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

年,戊寅,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今沈阳)永福宫。清太宗

皇太极第九子,母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 孝庄文皇后。

aaaa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在盛京皇宫中端坐无疾而

终。经过一番兵戎相持的较量,只有6岁的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

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

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6岁登上王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

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多尔衮摄政7年间,清廷在以武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发兵追

剿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抗清势力,推行剃发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压政策。多

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

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

,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

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

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政治上的失意,使顺治帝沉缅于与其弟媳董鄂氏的爱情之中。随着与佛教高僧木陈忞等

人的交往,他产生了遁入空门的思想。当他挚爱的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

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24岁时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

顺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谥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圣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 清东陵之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