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的观点认为,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理性精神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宗教必然会走向消亡。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关于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的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美国至今仍有90%的人信仰基督教,40%以上的人经常去教堂进行宗教崇拜活动。在中国,情况也有相似之处。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中国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也在迅速地增长。面对着科学技术与宗教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来重新思考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被定为独尊地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精英文化(儒家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具有一种无神论的倾向,“神道设教”成为人们尊神事鬼的主要原因,宗教的全部目的就在于道德教化。中国人未曾真正领略过西方人对于宗教信仰的刻骨铭心般的深刻感受,也未曾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的专制这两种相反的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之关系的理解往往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式的,即简单地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中,但是这种对立状态并非科学与宗教的全部关系,
而只是二者在一定历史阶段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特定关系,正如它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乳交融的同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
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在当今时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微妙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