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只能增加水平效应,没有绝对增长效应

2025-05-19 13:16: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储蓄率提高使人均储蓄曲线上移,稳态水平提高,即人均资本和人均收入都上升;反之,则下降。另外,从资本黄金律的角度看,并不是储蓄率越高消费越多。
由罗伯特·默顿·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由于它的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加,条件是Δk=0,此时经济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以资本积累为核心,以资本积累机制的递减规律为基本假设,核心是新古典生产函数和资本积累方程,基本结论是:资本收益递减规律(源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导致资本积累动力的逐渐消减;除非存在外生的人口增长或技术进步,经济不可能实现持续增长;
政府政策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在新古典模型中有效劳动的增长率是外生给定的。因此,新古典模型并没有对这种差异做出任何经济解释。总之,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在逻辑上符合这些经验事实,但它的解释却是远远不够的:外生的技术进步远远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拓展资料:
资本的稳态,和产量的稳态实际上依赖于储蓄率。较高的储蓄率会导致产量达到一个较高的稳态;当经济转变为一个新的稳态时,较高的储蓄水平会引起产量的实际增长。但是(再忽略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产量的增长率等于零,因此与储蓄率无关。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储蓄率下降的结果则反之。
另一方面,储蓄率的变动不能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从这点上说,储蓄率的变动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

回答2:

水平效应指量上的改变,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从而增加了人均产量,达到新的稳态后,GDP总量变大了!增长效应是从增长率角度考虑的,两个时期稳态增长率都为人口增长率n,所以就没有增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