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南北朝的乐府音乐,主要分三大类:1.相和歌.原为汉代民歌,经乐府整理,加上管弦乐器伴奏,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因而得名.后来经过发展,又创造一种结构较复杂的歌舞形式,称为"相和大曲",结构分艳,解,趋,乱等部分.2.清商乐.汉魏相和歌,相和大曲等传至两晋南北朝时,都被保存乐府中.此时,民间又兴起吴歌和西曲.所以就称为"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称为清商乐.3.鼓吹乐.秦汉之际,北狄乐传入中原地区,与汉族民间音乐相结合,渐渐用于朝廷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