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的有关问题。

2025-05-18 02:32: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回答2:

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回答3:

1、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可用《出师表》中的“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来劝诫自己。
2、用一个人来挽回局面,可用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
3、诸葛亮的志趣是:不求闻达于诸侯。
4、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5>;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文中追述诸葛亮效命于刘备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文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诸葛亮劝告后主在对待宫中府中的事务上,因坚持统一标准的句子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