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清,湖南衡阳人。字号,雪岑、雪琴。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所败。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1856年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1857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安庆,升安徽巡抚,力辞,1861年擢为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右侍郎。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次年与杨载福等破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攻陷天京,加太子少保。1868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次年春回籍。
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疏陈整理事宜,并荐李成谋为长江水师提督,又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1881年(光绪七年)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1883年晋兵部尚书,受命赴广东办理防务,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1888年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
后以疾病开缺回籍。以平民之身逝于衡阳江东岸寓所。赠太子太保,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著有《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公诗集》。
“彭”是指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刚直。湖南省衡阳人。湘军将领。1853(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在湘潭、岳州(治今岳阳)、田家镇等处与太平军作战。1855年在湖口、九江被太平军击败。此后率所部水师配合陆师封锁长江,围攻九江、安庆和天京(今南京)等地。累官水师提督,授兵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有廉直名。1883年(光绪九年)擢兵部尚书,以衰病辞,受命赴广东督办防务,中法战争中,反对主和,以后因病开缺回籍。
1851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广西金田村,史称太平天国起义。两年之后,便立国定都,大封有功。14年的时间,横扫中国18个省份,几乎彻底摧毁大清王朝。
然而,用老百姓的话说,也许是清王朝气数未尽,命不该绝。如此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却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发生了最高层领导的权力内讧斗争,元气大伤。而清王朝这边,却出现了几个难得的人才,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四大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四人。他们组建了以湖湘子弟为主要构成的湘军,最终攻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
曾左彭胡四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改写了中国的近代史,他们不但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得以起死回生,又存在了几十年,而且,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对近代中国影响极大。后世学术界在如何评价其功过是非上有着巨大的分歧,尤其是对四人中的核心人物曾国藩,因其镇压农民起义,多有杀戮,更是众说纷纭。
彭”是指彭玉麟。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刚直。湖南省衡阳人。湘军将领。1853(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
彭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