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了煲什么汤好

2025-05-19 17:29: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拄”意支撑。苏轼《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豌豆糯米饭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立夏民俗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福建小吃-光饼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领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称人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阶,如坐了则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门槛),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方可解魇。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朵、札上红头绳的。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见上图),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会疲倦多病。30年代《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立夏这一天,古也称春尽日,一般骚人墨客,惜春心事难免多情,春愁付诸诗词,邀朋聚饮,留下很多传世佳作。

回答2:

瓜汤,可以解暑降温

回答3:

一、荤 汤
■猪蹄筋黄豆汤
材料:猪蹄筋四两,黄豆四两,油、盐各适量。
制作:①黄豆用清水浸泡三小时,猪蹄筋洗净。
②把材料放入盛水的炖锅,炖煮至黄豆熟,加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补血通乳、清热利尿、解毒疗疮,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乳房平坦不丰,产后乳汁不足,或乳腺不通以致乳腺炎症、乳痛等病症。
■冬瓜江瑶柱煲老鸭汤
材料:冬瓜一斤,江瑶柱一两,老鸭一只,瘦猪肉三两,陈皮一片,盐少许。
制作:
①江瑶柱浸透,洲争。冬瓜连皮及瓜仁,洲争,切成厚片。老鸭杀洗干净,去毛、去内脏,切去鸭头和尾,开边,切成四大件,放入滚水滚五分钟。瘦猪肉和陈皮洗净。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三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本汤清热生津、滋补养颜。若有身体虚弱、虚不受补、津液不足、皮肤干噪,可用本汤作食疗。
■丝瓜荷花响螺汤
材料: 丝瓜一斤,新鲜荷花三朵,响螺片(干品)一两,生姜一片,红枣两枚,盐少许。
制作:
①干响螺片浸透,洗干净。丝瓜洗干净,去边皮,对半剖开,切块。荷花、生姜和红枣洗干净。荷花取瓣;生姜去皮,切一片;红枣去核。
②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加丝瓜、响螺片、生姜和红枣;继续用中火煲三小时,再加荷花瓣,稍滚,加盐少许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本品养阴清热,美容去雀斑。若湿热蕴结、小便短少、疲倦、食欲不振,皮肤痕痒,感受暑热,口干口渴,可用本品作食疗。
■珍珠笋苹果鸭心汤
材料: 珍珠笋一罐,苹果两个,鸭心六个,生姜一片,盐少许。
制作: 1、珍珠笋斜切成段。苹果、鸭心、生姜洗净。苹果去蒂、去心,切成块状;鸭心剖开边;生姜去皮,切一片。 2、瓦煲加入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 本汤清热润燥、宁心安神、滋润养颜、消积滞、减少脂肪积聚。若有皮肤干枯、大便秘结、脂肪过多,可用本汤作食疗。
■清补凉汤
原料:猪肉6两,淮山3钱,薏米3钱,玉竹2钱,芡实3钱,百合2钱,莲子3钱
制法:1、将用料洗净,猪肉切成细块。
2、用清水6碗,材料一起放进煲内,煮约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便可。
功效:此汤有清凉散热和滋补功效,老幼咸宜,适合全家饮用。
■雪梨瘦肉汤
原料:雪梨2个,瘦肉4两,南北杏3钱,麻黄1钱半,蜜枣3粒,冰糖酌量。
制法:1、将雪梨切成4块,只去心和核,不用去皮。
2、放适量清水,用料一起放入煲内,煮约3小时,加冰糖,再煮5分钟便可饮用。
功效:雪梨能清热降火,此汤可治臊久咳和热性哮喘。
■椰子鸡肉汤
原料:椰子肉1个,香菇1两,鸡肉半个,瘦肉3两,火腿燕窝少许。
制法:1、将燕窝浸水去细毛,冬菇发水。
2、把燕窝、椰子肉、香菇、鸡肉、瘦肉、火腿和浸冬菇水放入煲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煲至3小时便可以进食,食时可加少许酒,味道更香甜。
功效:消暑解热
■丝瓜瘦肉汤
原料:丝瓜半斤,瘦肉5两,油盐酌量
制法:1、用料洗净,丝瓜切成块状,瘦肉切片。
2、煲内盛适量清水,材料一起放入,煮约1小时,可调味饮用。
功效:丝瓜性凉味甘,入肝、胃经。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
■紫菜瘦肉汤
原料:紫菜5钱,瘦肉4两,油盐酌量
制法:1、先将紫菜用水浸泡洗净,瘦肉洗净后切片。
2、用适量清水,紫菜、瘦肉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后调味,再煮片刻便可饮用。
功效:紫菜味甘咸性寒,能清热利尿,软坚化痰,也可治疗水肿和脚气等病。
■绿豆老鸭汤
原料:绿豆4两,老鸭1只,土茯苓8钱,油盐酌量
制法:1、将老鸭洗净,去除内脏。
2、绿豆浸洗干净后连同老鸭、土茯苓一起放入煲内,用清水5碗,约煮4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能清热气、解湿毒,对面疤和水痘亦有疗效。
■枸杞菊花煲排骨
材料:排骨一斤、枸杞1小把、干菊花几十朵、姜1小块
做法:1.排骨飞水后洗净备用。2.枸杞、菊花洗净备用。
3.将排骨、枸杞、姜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 ,大火滚后转小火慢煲二小时后,再加入菊花续煮几分钟后即可起锅加盐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养颜去痘
■野苋菜煲鲫鱼汤
材料:白鲫鱼、野生簕苋菜头、淮山、扁豆、赤小豆、蜜枣
性味:甘、平温、无毒。
归经:入胃、肾。
簕苋菜头,不同于一般的苋菜头。簕苋菜是一种生长于荒地、田边、林边等地,为常见的野菜之一,以幼嫩植株未有刺前的茎、叶为食用部分,只用根部、不用叶部的植物,味甘淡微苦,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消炎消肿、通利小便等功效。
做法:白鲫鱼去鳞去鳃去内脏用水洗净,同野生簕苋菜头、淮山、扁豆、赤小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水 ,大火滚后转小火慢煲二小时后,再加入蜜枣续煮几分钟后加盐调味即可起锅。
功效:和中补虚,清热解毒,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温中下气。

二、素汤
■红枣芹菜汤
材料:红枣五枚,香芹八两。
制作:红枣洗净,香芹去根、叶、留茎,洗净。二种食物下锅加水煎煮二十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本汤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适用于肥胖、便秘、血压增高或产妇倦怠无力、血虚压食、神志不安等症。
■莲子汤 
原料:莲子20克,薏米、芡实各10克,白木耳(用水发过)1朵。
做法:先将莲子、芡实、薏米入油锅炒,再加水和白木耳焖烂。
功效:可滋阴养神,清热祛暑。对夏日烦热失眠疗效甚好。
■苦瓜汤 
原料:鲜苦瓜4个,猪排骨500克
做法:鲜苦瓜去瓤、洗净、切块,猪排骨洗净切块,并加入作料放入滚水锅内,用文火煲。
功效:有清心、泻火、解毒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炎及暑天消化不良者有效。
■百合汤 
原料:百合50克,生地20克,鲜冬瓜100克切片,蛋清少许。
做法:先将百合、生地与冬瓜入沸水,水开后再把蛋清入锅,然后加盐、味精和荤油少许即可。
功效:有清凉祛热和消暑安神之功效。大便秘结、小便赤热者可选用。
■三豆汤 
原料:取黑豆、绿豆、赤豆各等量
做法:将三种豆混合在一起,用水洗净,放入锅内,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烂,每日1-2次,每次1碗。
功效:黑豆可清热补肾,绿豆可清热解毒消暑,赤豆清热利尿消肿,三豆使用,实为解暑、清热的消暑佳品。
■紫菜汤 
原料:紫菜15克、冬菇50克、芦笋100克。
做法:将用水发过的冬菇、芦笋切丝与紫菜一同入沸水,加素油、味精、料酒调味。
功效:经常食用该汤,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有消暑热、补身体,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的作用。
■鱼头豆腐汤
原料:嫩豆腐300克,鲜活鱼头2只,料酒、盐、酒精、胡椒粉、葱、姜各适量。
做法
1、把鱼头和葱、姜放入汤中熬煮,豆腐适当切片待用。
2、待鱼头煮烂,把豆腐、料酒、盐、味精、胡椒粉一同入锅,待豆腐煮透即可。
特色:豆腐细嫩,汤鲜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