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秦朝的风评突然变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5-24 11:11:4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秦朝灭亡后的两千年时间内,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传说中,秦朝和秦始皇的风评都很差,说到秦朝就是二世而亡、短命王朝,说到秦始皇就是残暴不仁、焚书坑儒。然而到了近代,人们对秦朝和秦始皇的评价却越来越高,上到教授学者、下至普通网民,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皇帝,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和秦始皇风评突然变好了呢?

我个人觉得,秦朝和秦始皇的风评之所以变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近代以来,我国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苦难之中,主权被侵犯、领土被侵占。正是这样一段经历,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可贵,而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开始普遍学习用唯物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排除偏见,更公正地承认秦灭六国的大一统功业,承认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第三个原因则是本身秦朝和秦始皇在历史上就被很人刻意抹黑了,故意夸大了秦法的残酷和秦始皇的残暴,甚至捏造事实,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朝和秦始皇是怎么样的呢?

古人批判得最多的就是秦朝法律严苛无情,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甚至创作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么一个故事来讽刺秦始皇。直到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一座秦代墓葬的发掘,才终于为秦法沉冤昭雪了。

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简,里面记载了许多秦朝法律条款,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秦朝的法律根本算不上残暴苛刻,甚至还有些人性化。比如就算是犯人,只要按规定服工役也能拿到薪酬,再比如一家人如果有两个成年男子,只用出一个人服兵役就行了。

此外,秦始皇最让后人诟病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焚书坑儒是两件十分值得商榷的事。其中焚书的起因是丞相李斯上书,建议除秦国外,其余六国的史书都烧掉,并且除了秦朝官方博士,个人不得藏匿《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著作,一经发现,即刻焚毁。

诚然,焚书这一道政令销毁了许多珍贵古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但这也是事出有因,秦国一统中国之后,决定废除封建制,开始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对中华民族大统一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但当时有许多人议论纷纷,要求恢复上古的分封制,于是激怒了秦始皇,才导致了焚书事件的发生。

至于坑儒事件纯属子虚乌有,起因是秦始皇追求长生术、寻求不死药,于是不少方士趁机骗取他的信任,特别是以卢生、侯生为首的一群人,不仅从秦始皇那骗了钱,还在私下大肆诽谤,最后带着钱跑路了。这下秦始皇彻底怒了,于是下令坑杀了京城内所有的方士。这么看来,所谓的“坑儒”,杀的并不是读书人,而是一群坑蒙拐骗、不务正业的方士。

总而言之,秦朝确实很短暂,但秦朝绝非一个一味推行苛政的王朝,秦法也并不残暴,虽然秦始皇确实存在焚书、求仙等行为,但这些事情比起那些真正残暴的皇帝来说都是小儿科,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带领秦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这份功业彪炳千古。

回答2:

因为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史实,秦始皇被人刻意抹黑了,也开始公平公正地去评判历史人物了。

回答3:

因为它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始皇发明了书同文车同轨,修建了万里长城,将中国的时代发展又推进了一大步,

回答4:

近代更加客观的研究秦代的史料,客观对待相关人物历史;秦代在历史上被夸大抹黑,一些关于秦代的认知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