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为分四个亚种:北非亚种(S.c.caemelus)和马塞亚种(S.c.massaicus),为红颈鸵鸟,前者头顶无羽毛,后者头顶具羽毛;索马里亚种(S.c.molybolophanes)和南非亚种(S.c.australis),为蓝颈鸵鸟,前者头顶无羽毛,后者头顶具羽毛。人工养殖的非洲鸵鸟有3个品种,即蓝颈鸵鸟、红颈鸵鸟和非洲黑鸵鸟。蓝颈、红颈鸵鸟属于原始种,非洲黑鸵鸟是由原始的南非蓝颈鸵鸟经杂交、纯化和长期选育而成。蓝颈、红颈鸵鸟体形较大、生长速度快,作为商品鸟10~12月即可上市;而非洲黑鸵鸟体形较小,羽毛丰厚,性情温顺,产蛋率高。
鸵形目鸵鸟科,雄性高可达275厘米,体重可达135千克,雌性较小。两翼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不能飞翔,为典型的大型走禽。脚具2趾、掌垫发达,善于疾步行走。体羽软而蓬松,雄性大部分体羽黑色,翼羽和尾羽均小,白色。雌性别灰褐色。雄性具交接器。雌每次产卵6~8枚,卵重可达1000克,为世界上现存鸟类中之最。孵化期42~45天。分布于非洲沙漠地带。鸵鸟的躯体庞大,喜群居,食性杂。鸵鸟虽有翼,但不能飞翔,仅能用作疾跑时摆动翅膀以平衡身体。它在沙漠中的奔跑速度十分惊人,时速可达50~70千米。非洲鸵鸟栖息于宽阔的热带草原和沙漠地带。鸵鸟的家族为一雄多雌制。由于鸵鸟的羽毛上羽小支和羽小钩的退化,使得羽毛篷松而轻盈。它的羽毛是舞蹈演员做裙边用的高档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