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年轮有什么科学价值?

2025-05-17 18:24: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锯倒树木的横断面上,有色泽不一、大大小小的同心环纹,这就是树木的年轮。年轮是由于形成层活动随季节变化而形成的。温带的春夏或热带的雨季,由于温度高、水分充足,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木材部分中的细胞径大而壁薄,导管又大又多;温带的夏秋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细胞径小而壁厚,往往管胞数量增多导管数量减少。前者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称为早材或春材;后者在后期形成,称晚材或秋材。从横切面上观察,早材质地比较疏松,色泽较淡;晚材质地致密,色泽较深。从早材到晚材,随着季节的更替,形成了色泽、质地不同的一圈圈环纹即年轮。

一棵古树如同一个气象档案馆,它保留着数千年间的气象资料。国外科学家通过对古柏年轮的研究,证实了我国科学家竺可祯所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的判断是正确的。在环境科学方面,树木年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的历史。德国科学家用光谱法对费兰肯等3个地区的树木年轮进行研究,从而掌握了近120年间这些地区铅、锌、锰等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温度对树木生长有直接影响,这反映在树干内年轮的宽度上,借助树木年轮可以推测其生长阶段内气候的状况。我国科学家发现,树木年轮对探讨地方病的成因有参考价值。如在我国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一些克山病发病地区,发病率高的年份与目前地球化学病因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现在,树木年轮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探测古树年轮的科学器材也越来越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