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多发于男性,主要在肾和膀胱那里形成。结石在原发部位不发生活动是,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结石一旦活动或者向下移动时,会导致患者腰腹部发生绞痛,且疼痛难忍,需要注射止痛药才能控制,尿路结石发作还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发红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危害多多。
体外碎石后出现血尿,腹痛,都是正常的。因为石头经过输尿管,在输尿管里滑行就会产生疼痛。
如果尿出来的石头比较小,不注意的话是看不到的,如果石头比较大,一次性碎石会导致碎成小块的石头堆积在输尿管里形成石街。这样就比较麻烦。
所以,多喝水,多喝水,多尿尿,多尿尿,过几天去复查,必须复查。如果石头最开始就很小,建议直接复查腹部CT,因为彩超看石头很容易漏掉。
体外碎石之后的1个月以内都是排石期,碎石效果越好,结石排出的速度相对越快。碎石之后结石排出的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是结石本身的性质、患者的情况和技术及设备的情况这三方面因素。
结石因素结石成分:尿酸及磷酸酶铵结石相对容易碎,而胱氨酸结石、羟基磷灰石则较难击碎。目前可以大致根据结石的CT图像预测体外碎石的效果,如果CT值较高的结石相对不容易击碎。
结石大小:一般情况下小于2cm的肾结石和小于1cm的输尿管结石是最适合做体外碎石的,结石越大,碎石效果越差,有的需要经多次碎石。
结石位置:结石在肾盂内碎石效果要好于肾盏结石,其中肾下盏的结石碎石效果最差。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效果要好于中下段结石。
结石数量:这个很好理解,结石越多,碎石效果越差。
结石的时间:如果结石时间较长,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包裹,这种情况碎石效果就会比较差。
患者因素肥胖:这是最常见的因素,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肥胖越来越常见,而体脂越大碎石效果越差。因为肥胖的人周围脂肪较厚,冲击波的距离较远、而且要穿过的脂肪也较多,同样能量的波,肥胖者的碎石效果相对较差。
泌尿系解剖因素:一些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如马蹄肾、移植肾、异位肾等都会影响碎石效果。还有一些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输尿管异常,如脊柱弯曲、常年截瘫坐轮椅的患者等。这一类的患者主要是因为即便石头碎了,但是因为解剖异常导致碎的石头也不能顺利排出。
患者配合情况:有的患者因为身体及精神障碍不能摆好体位配合医生,这样碎石效果比较差。还有一些患者碎石之后不能大量喝水和适当运动,也会影响结石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