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原始社会时期为了区分氏族、部落而形成的称谓性质的符号,逐渐演变成区别血缘关系与血脉源流的依据,中国李姓人数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全球李姓人数预计超过1亿人,李姓人口繁多与唐王朝李姓大爆发有关,皇帝赐予大量的人李氏身份,让人口繁衍速度大大加快,这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中国的姓氏制度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同规模的聚落形成,为了区分部族关系,所有才有了姓的说法,比如皇帝部落被称为有熊氏等,先民按照部落的图腾信仰和生活结构创造了“姓”,及至父系氏族社会产生,家庭成为部落的组成单位,所以为了在部落内进行区分,才有了“氏”的说法。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按照《通志·氏族略》 中所记载,三代(夏商周)之前,女子有姓,男子有氏,随着社会发展,男性地位进一步提高,家族也被成为氏族,依靠血缘关系聚集在一起,中国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正式形成并稳定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的差别越来越小,最后统称为“姓”,也就是现在大家姓名中的“姓”,不过人们依旧习惯将姓氏作为一个词语使用。姓氏的出现可以让人们更好的区分血缘关系,更好的避免了近亲通婚的现象,对于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李氏家族建立的政权,将不少开国功臣赐姓李,以示荣宠,这让李姓的人口基数大大提升,社会稳定让人口繁衍速度加快,基数大的李姓自然发展的更快一些。实际上,除了开国功臣赐予姓氏之外,唐王朝还融合了大量周边民族,皇帝赐予他们汉族姓氏,其中李姓占了很大的比例,让李姓人口基数再一次增加,后代王朝虽然也有不少的赐姓的行为,但是终究不如李唐王朝大气,一族一族的人往回拉,所以没能够改变李姓独大的局面。
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最盛世的时候,那个时候李是国姓,百姓安康,繁衍生息,后代就会多很多。
李姓是唐朝的国姓,那时唐朝繁荣,很多人被赐予国姓,而且大家都以能够姓“李”为荣,渐渐的李姓就非常多了。
因为中国唐朝是盛朝,李姓是当时的国姓,后世朝代李姓的人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叛乱,所以会存留很多。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他族他性的人改姓李。
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哪里吗?谢老师讲百家姓 之 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