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美剧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025-05-19 21:45: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与现在不同的是,80 年代引进方很正规很官方,中央电视台译制部承担这一职责。全国拥有电视机的人少之又少,要知道, 1980年 10 月 22 日,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才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的一门主科。之后各大英语教材《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风靡全国 ,那时的教材还不流行随配磁带,想听英语,就找 VOA,还有就是看《成长的烦恼》等美剧。
到了90 年代,不仅电视机大为普及,DVD 也开始流行,《老友记》又火了,成为 sitcom 标杆。热爱此剧的观众不仅从中学习英语,分析剧情,还真的把六人视为老友,养成了追剧习惯,保持同步性。与此同时,美剧的高成长性、分季播放也开始深入人心,有了最早的一批美剧死忠。F6 论坛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美剧论坛之一。论坛慢慢发展,同好越来越多,就有了字幕组。
进入大字幕组时代后,得益于网络下载和盗版 DVD,观众增长数直线上升。 2005 年《越狱》在美开播,此剧的悬疑风格、紧凑剧情和制作精良度直接甩国产电视剧几条街,于是在 2006 年左右国内红的发紫,不看就跟不上潮流。《越狱》真正开启了(网络)全民美剧的风潮,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超过 8 万 5,仅比《老友记》低 2 千人次,而除了某部剧作,其他美剧无论在其前后,都没有超过这一数字。《越狱》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美国本土对于此剧热情远不及中国观众,中国的传统媒体大肆讨论美剧现象,主演 Wentworth Miller 也开创了美剧演员来中国吸金的先河。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网络时代大家都想展示高逼格,力求站在鄙视链上游,观看美剧的似乎真多了些智商上的优越感,这也许是《生活大爆炸》为何打分人数如此夸张的原因(上段说的某剧就是 TBBT啦)。豆瓣超过 14 万人看过,不仅傲视全体美剧,而且可能把其他电视剧全灭了,其中包括我国的经典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还珠格格》《走向共和》《黎明之前》和其他国家的热门电视剧。美剧的力量,可见一斑。
至于英剧,在我国的发展则是字幕组以后的事,破烂熊对此有大力贡献。英剧短,剧情更紧凑,制作同样精良甚至更精良,还避免了美剧的拖拉烂尾习惯和谈恋爱就喜欢排列组合的毛病,于是也火了。虽然不及美剧火,但是逼格高,追着不费劲。英剧经常走极端,秉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路线,腐、毒舌、古典、奢华、政治、性爱、重口……同样的元素,英剧运用得更为得法且过分,让观众过目不忘,可以说追过英剧,其他剧就是浮云。以每季仅有三集的《神探夏洛克》为例,在豆瓣超过 12 万人看过,主演缺爷更是红遍全球,接片不断,缺爷新片在国内上映甚至还讲出「我是你们的卷福,大家能在《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中看到我的演出,希望你们能喜欢」这种话,果然和粉丝一样无节操啊。随手附赠挖到的学位论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剧在中国传播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