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东晚期克拉通盆地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主要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盆地古构造恢复表明(图6-8),该时期塔北英买力—轮南地区及中央隆起区已具备低隆起形态,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沿轮南59井—满参1井至且末一线分布的寒武系—下奥陶统近南北向弧形台地边缘相带,也是加里东晚期有利成藏区(图6-8)。
塔北隆起西段英买2-英买7井区及邻区烃源岩未进入生油门限,此期可能不具备形成油气藏的条件。东段雅克拉地区以及以新和为中心的中奥陶世末期古隆起高部位,东侧为成熟油源区,可能具有形成油气藏的条件。尽管早志留世末加里东晚期运动对塔北隆起改造较弱,但经后来多次构造运动强烈改造,加里东晚期油气聚集面貌已难以恢复。
塔中隆起因紧邻满加尔成熟烃源区,是加里东晚期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但经加里东晚期运动强烈改造,抬升剥蚀最高部位在塔中5、1、4及其以西一线的中央断垒带,因此塔中隆起区油气藏保存条件差,此期即使有古油藏形成,可能绝大多数已被破坏,寒武系—奥陶系中广泛的油气显示是其结果。
古城鼻隆在加里东晚期具雏型,至海西早期运动时定型。该鼻隆邻近烃源区,并叠加了台地边缘相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虽受海西早期运动强烈改造,但中—上奥陶统仍被保存下来,海西早期运动以后基本未发生较强烈构造变动,因而是寻找包括晚加里东期的多期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自轮南59井—满参1井至且末呈弧形分布着寒武系—下奥陶统台地边缘相带,造礁生物或颗粒骨屑灰岩十分发育;中—上奥陶统亦发育台地边缘相区及斜坡带生物灰岩。由于紧邻满加尔油源区,该带聚油条件优越,轮南凸起和古城鼻隆上该相带是有利勘探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