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从你的描述特点上来看的话,有一种定性的思维“自己不能吃亏,我一定要占据优势,我要确保自己的强势”。是否是强迫症,我个人觉得,依据于这些信息就作判断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给你添加无限的烦恼。相对于去获得一个诊断名,我更倾向于去了解一个人本身的这种思维以及这种思维之下的行为的特性所反应出来的一个人的固定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只要在这种分析之下,打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解决问题有莫大的帮助。而从诊断名入手,反而会让别人一直强调自己因为是某一种心理问题所以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这在临床和门诊见得多了。一个人总是希望自己被医生诊断一下,看看是哪一种问题,然后再想解决的办法。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不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问题,而是分析本质的过程,去处理这种过程,反而会更有利一些。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你的问题的特性。
你提到了在争吵过程当中,不希望自己失败,对于别人的表现,如果自己没有反驳回去的话,内心里就会越想越气。其实这样的特性,每个人都存在。如果一个人被别人骂着不还口,内心里还毫无感觉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反而有一些问题了。我们在不同的事情上,都希望自己会比别人好。这种竞争的意识,来源于我们的先天本能。我们自小就开始表现出在不同的事情上都与别人竞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比别人要强得多。争吵,也是这样的特点。我们与别人的争吵,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对,就是证明别人的观点是错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证明,去验证我们确实比别人要高明,要厉害得多。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平时与别人的争吵,往往都是在某一个观点上,某一件事情上,某一个判断上的相互探讨,最终变成了一种相互的竞争。没有人愿意在争吵当中失败,因为这种激烈的争论,最终不可能以平和的方式结束。我们会动用更多的词汇,更难听的词汇,有的时候得加以暴力。目的只有一个:“我要胜。”不过呢,在争吵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时时意识到这点的。这种表现,只是人的特性,正因为它已经太习以为常了,我们觉得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行为。其实这种行为的意义,与物种本能的侵略与展现自己,确保地位有着紧密的关系。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一个人本身是敏感于自己的得失,敏感于自己的自信与尊严的话,那么,更加容不得别人所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与影响。他们更倾向于用更激烈的方式去面对别人的“挑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隐形的边界。我们利用很多方式来确定别人是不是侵犯了我们的边界。而这种边界,往往就是我们内心里所认为的价值观,是非,道德,尊严等等。而别人的不意侵犯,都会成为我们保卫自己的一种信息和动力。这种信息,将会借以语言,武力,文字,艺术等方式表现出来 。在你这里的话,表现的特点就是念念不忘,不愿意吃亏,确保优势,监督别人的言行等等。而你最后提到的是“整个世界就黑暗了,什么不顺的事情都是他的原因”。我需要考虑在别人与你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中,你受到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具备了后续效应,以至于时过很长,依然未能让自己挣脱影响,以至于对自己造成了某些方面的“效能限制”,既让你没有好心情,也会对你在做某些事情上受到了影响,从而让你没有更好地投入到某些事情的完成上。而一旦事情果真没有按预想中的那么发生,或者是某些不良事件的发生,让你与内心里所想的当事者结合在一起,让你觉得“如果我不骂回去,我以后将会因为他而受到伤害,也会因为他而让我承担不幸的后果等等”。这种自我认定的认知模式,是一种恶性循环。你既会强调与别人的争论或者是矛盾一定要“胜利,或者是反抗”,又会强调“如果不反抗将受影响”,再把其他事情与“这个我所没有反抗的对象有关联”,从而为了避免“再受到类似的影响”,在下一次就必然“我一定要争抗”。所以,你既会存在人际关系紧张,亦会在这样的紧张关系当中,将责任推向别人,把罪责推向别人,借用别人的原因,来逃避自己本身的问题。
总的来说,利用你仅有的这些信息,我只能略作推论。我无法从这些信息当中获得什么样的可贵资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你的思维具有一个固着的环,这个环正如我所说的,只需要在其中任何一个结点进行干预,就可以让你真正地得到一种全新的改善。这种改善对你来说,比你想知道是强迫症不是精神分裂更好。当然,这一点,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如果有需要,可以谈谈。
你所提的精神分裂,那就太严重了。从你的语言特点上来看,并不具备精神分裂的常见表达模式,语句结构之间并不具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特性。当然,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显然就会比这要复杂得多了。你们时常把自己的问题朝最严重的问题上靠,其实这也反应出你们过度担忧自己的状态。但是,把问题复杂化,除了让你们平添烦恼之外,看来并没有什么好的作用。我既不觉得你是强迫症,也不认为你有精神分裂症的倾向。更多资料,可以后联系。祝你安心。
看了一下楼下回复了提到了人格分裂和抑郁症。我不否认抑郁症产生的可能性。因为从焦虑转为抑郁,以及焦虑与抑郁同存都是可能的。但是,导致人格分裂就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