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坏法技术
2.热氧化法
热氧化系统也称为微粒污染物焚烧炉,可以去除95%~99%的VOCs。系统的处理能力为1500~800000m3/hr,VOCs的浓度范围为100~2000ppm。一般的停留时间为0.5~1s。热氧化的操作温度为700~1000℃。为了操作的安全起见,进气中VOCs的浓度最好不要超过其爆炸下限的25%。在燃烧氯代烃以及含硫化合物时,由于有酸性物质生产,需要对燃烧尾气进行进一步处理。
3.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系统采用贵金属铂、钯催化剂,使得有机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500~700℃),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被氧化分解成无害气体并释放热量。这种高浓度的有机气体在催化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其催化反应时所需要的温度,无需外加热源[2]。在催化燃烧过程中,燃烧反应温度低,一般比热焚烧要低300~500℃,由于燃烧完全不会产生CO
和剩余可燃气体,不易生成高温下的二次污染物如二恶英、氮氧化物等,而且脱除污染物效率高,还可以回收热量节约能源,最终有机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向大气。此处理方法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与研制一种起燃点低、催化活性高、稳定和价廉的催化剂,提高催化剂对有毒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消除率。
4.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最初是用于降低废气中的恶臭,随着技术的发展证明生物法是高效、低价的VOCs脱除方法。其实质就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物利用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生命活动并将有机物分解成为CO2
和H2O
的过程,有机氮被转化为氨气,继而转化为硝酸,硫化物先转化为硫化氢,继而氧化为硫酸。对VOCs的脱除率的顺序为硫化氢>芳烃>醛类和酮类>卤代烃。除含氯较多的有机物分子难以降解外,一般的气态污染物在生物过滤器中的降解速度为10~100
g/ m3·h ,生物过滤器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95 % ,对恶臭物质达99
%。用于净化有机废气的生物膜处理装置,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洗涤塔三种形式。
5回收法技术
冷凝法: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或者增加气体的压力,使得VOCs处于过饱和状态,将VOCs组分冷凝下来。该方法适用于气量小、高沸点和高浓度VOCs的回收。由于处理的VOCs浓度较高,其浓度往往处于爆炸上限,这样在后续的冷凝过程中,气体会进入爆炸范围,存在爆炸的危险,在系统的设计上需要增加惰性气体保护等措施。冷凝法处理后的VOCs的浓度偏高,往往通过结合其它的过程,如吸附、吸收、膜分离法等,使得VOCs的浓度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常采用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的柴油、煤油作为溶剂,使VOCs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然后对吸收液进行解析处理,回收其中的VOCs,同时使溶剂得以再生。即将废气引入吸收液进行净化,待吸收液饱和后经加热、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适用于大气量、低温度、低浓度的废气,VOCs的脱除率在95~98%。
膜分离法:膜分离是选用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膜材料为分离介质,根据VOCs和空气在膜内渗透速率的差异,来实现两者的分离。传递过程的推动力为气体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该法是一种新的高效分离方法。用膜分离法可回收的有机物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醛、酮、腈、酚、醇、胺、酯等。该法最适合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气回收效率可以达到97
%以上。
找废气处理的话,我建议找专业经验很丰富的厂家,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你们很多的时间成本,而且可以给您很多关于废气怎么来解决,排放达标的建议
现在国家管控环境相当严格,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罚款,所以环境问题异常重要
个人建议:
在这一方面,我建议你找找昆山地区的厂家,澳纳森环保公司专注于废气处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考虑一下
贵公司可以去了解诺亚方舟废气处理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一条龙。
√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吸收法
本法适合于温度低、中高浓度的废气。寻找性价比高的,高效的低挥发性吸收液也比较难,同时还存在二次污染,净化效果也不理想。
活性碳直接吸附
净化效果好,但是运营成本会很高,因为要求经常更换活性炭以保z净化效果,并且换碳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直接燃烧
适合高浓度、小风量废气治理。不容易控制和掌握,对运行技术要求高。对大风量低浓度的废气治理,能耗非常大,运行成本高。
催化燃烧
适合高温或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国内技术成熟,使用经验广泛。节约能源;净化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a全性好。但是不适用于低浓度的废气治理。
冷凝回收
对于成份相对单一,浓度高的有机废气,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回收利用价值也很高,能创造具大回收效益。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