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经纬度和气压数据判断在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在北太平洋是低压,所以是北半球的冬季.N在低压的东侧,所以是东南风.E是亚洲高压,在陆地内部,寒冷干燥.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风力的大小.等压线较密,风力大.等压线较疏,风力小. N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N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所以A风力小,N风力大.
(3)锋面一般会形成阴雨天气,所以往往和气旋结合起来形成锋面气旋.在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运动的,所以在DP锋面处北方的冷气团势力较强,所以形成冷锋.DQ是暖锋,暖锋是锋前雨.冷锋是锋后雨,过境时常常产生阴天、雨雪、刮风、降温等天气.所以M点向N点航行依次经历了晴→雨→晴→雨→晴的天气变化.在此路线中,气压变化是:先变小再变大.风向变化是:偏西-西南-东南.
(4)根据晨线的位置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而晨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S.
故答案为:
(1)1月 东南或偏南 寒冷干燥(冷而晴或气温低天气晴朗)
(2)N地比A地风力大 N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N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
(3)冷锋
晴雨:晴→雨→晴→雨→晴
风向:偏西-西南-东南
气压:先变小再变大
(4)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