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葡萄酒对身体没有危害。
自制葡萄酒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后晾干的容器(玻璃桶或瓷缸最好不要用铜铁铝塑料的容器)里,用手挤碎或捣碎。
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自酿葡萄酒不仅会产生微量的甲醇,更因家庭自酿葡萄酒不能添加二氧化硫进行杀菌,会导致自酿葡萄酒产生细菌,长期喝会对人体有危害。若用正确方法酿造,酒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并不足以危害健康。
自酿葡萄酒是一个糖分转化成酒精的过程,在酒精浓度还没有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酵母可以生存,细菌也可以生存。所以在工厂制作的葡萄酒,使用百分之百的葡萄汁,并添加二氧化硫,用二氧化硫来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但一般家庭条件下酿酒,不具备亚硫酸、二氧化硫气体,一旦残留了糖分就可能二次发酵或者滋生细菌,细菌的滋生可能附带大肠杆菌,喝这样的自酿葡萄酒就如同吃腐烂的水果,肯定会闹肚子。
自制葡萄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市民一定要采用新鲜的葡萄,不要有腐败的葡萄,更不能选用被农药、细菌污染的葡萄;
(2)葡萄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要密封好,不能敞开发酵或让灰尘等杂物落入葡萄中;
(3)葡萄在发酵过程中容易滋生各类细菌,因此发酵结束后过滤出来的葡萄酒要经过蒸汽消毒;
(4)经过蒸汽消毒的葡萄酒要及时放入高温消毒过的酒坛中,并及时将容器口密封好,平时要将葡萄酒放在避光的地方,储存场所的温度不能太高,储存期间尽量少摇晃酒坛。
(5)此外,酿制过程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与酿酒时间、温度及原材料等有一定关系。建议市民盛装葡萄酒要使用玻璃器皿或橡木桶,千万不要使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容器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制作的葡糖酒存在一定的危害,那么自制葡萄酒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自己酿制的葡萄酒因虽然味道纯正,价格便宜,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等优点,但是自己酿制的葡萄酒中隐藏着有毒、有害的物质:甲醇、杂醇油。大家在酿制和饮用时应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专家建议大家没有专业知识最好不要随意自酿葡萄酒。
(2)专家表示,葡萄酒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是含有一定酒精的发酵酒。实验室检测发现,大量自酿葡萄酒样品经气相色谱分析后,显示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部分样品中甲醇的含量超过国家葡萄酒中甲醇标准的400mg/L,甚至超过1000mg/L,杂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
(3)根据其酿制工艺和原料分析,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4)甲醇又称工业酒精,有较强的毒性,经消化道迅速吸收,排泄缓慢,有明显积蓄作用。甲醛的代谢产物可导致视网膜细胞退行性病变、视神经萎缩,一次性大量摄入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杂醇油是指高分子醇的混合物,主要是戊醇、丙醇、丁醇等高级醇类。如果酒中杂醇油含量过高,则容易出现苦涩味。杂醇油在体内分解缓慢,可引起头痛等症状。
(5)目前,家庭酿制过程还没有去除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市民在自行酿制和饮用时应该小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如果你采用了以下错误的方式、步骤,那么所制造出来的葡萄酒是对人体有害的,例如
(1)使用了化学添加剂
(2)使用的酿酒容器不对,容器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到葡萄酒中,例如有人使用土法烧制的泡菜坛酿制葡萄酒,结果因为泡菜坛的铅含量超标,使用这种容器酿制的葡萄酒也会铅含量超标,自酿这样的葡萄酒就很危险
(3)酿酒的方法不对,自酿的葡萄酒已经变质了又舍不得倒掉,喝已经变质的葡萄酒肯定不好。
自酿葡萄酒的过程,只要注意卫生,不要感染杂菌,发酵温度在28-35度之间,不接触铁质、铜质工具,避免阳光直射,发酵的葡萄酒不会含有什么危害物质的,即使有也远远低于相关标准,放心饮用。
没有,不过不管做什么东西给自己吃,第一讲的就是卫生干净,自制葡萄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去年自己做了10来斤,蛮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