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男人为什么要留长辫子?

2025-05-21 09:58: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楼
第一:满族人的风俗习惯。
第二:生怕被汉族文化“融合”,与其被汉族文化“融合”,不如强行将汉族在形式行为上“融合”满族文化。
第三:满族入关的“剃发令”政策强制要求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第四:政一旦留满族的辫子,意味着臣服满族的统治。一旦留发就意味着是反抗到底
第五:满族的辫子寓意着大清一统江山万万年的吉祥象征。给自己的政权取得一个“好兆头”

回答2:

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为了视野开阔,便于山林中骑射。而辫子的具体规格是以两耳的最上端为点,在头顶拉一条直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掉。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1]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回答3:

少数民族风俗,满族前身为宋时女真,经岁月变迁,风俗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