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2025-05-20 05:37: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偶蹄兽最易感染,如猪、牛。本病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它较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但在某些流行中只强烈感染猪而不感染或很难感染牛、羊。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老疫区发病率50%以上。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其次是皮肤和黏膜。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千米以外的地方,故有人提出顺风传播的说法。有人认为气源性传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口蹄疫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它可发生于一年的任何月份,但多在秋末、冬季流行,气候暖了流行便减弱下来。
潜伏期2~4天,长者1周。主要表现是病畜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委顿,食欲减少,闭口,口角流涎形成线状,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口温高,此时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产奶量下降。水疱约于一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随全身的好转,烂斑愈合,1~3周病畜康复,此为良性经过。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病畜跛行,水疱很快破溃,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畜衰弱,或饲养管理不当,糜烂部位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化脓,坏死,病畜站立不稳,行路跛拐,甚至蹄壳脱落。
乳头被侵害时,主要表现在乳头上,初皮肤发红和肿胀,后有水疱发生。在挤乳后,水疱破溃,留下溃烂面。在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下,乳房急性肿胀,乳汁变性,临床发生乳房炎。也有流产出现。该病死亡率很低,一般不超过1%~3%,但在某些情况下,水疱病变逐渐痊愈,病畜趋向恢复健康时,有时病情可突然恶化。病畜全身虚弱,肌肉发抖,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失调,牛羊反刍停止,食欲废绝,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啼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哺乳犊牛患病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病愈畜可获得1年左右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