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
实事求是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现多用以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宾语、状语。
相关说明
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按照既有的实际情况,作出符合规律的判断和行为,不要弄虚作假、故弄玄虚、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