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时,家长一定要和孩子沟通,耐心的听听孩子的理由,再从中因势利导。家长引导孩子把老师的要求讲出来,然后问他:要是老师不作规定会怎么样?孩子就会想到没有规定的话会乱了套。这样老师规定太多,这个理由就不成立,孩子就会明白老师的规定是为了自己好。
家长可以创设情境,假设孩子是集体活动的组织者,让孩子说说会怎么组织这个活动,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一个集体活动的组织前前后后要做哪些工作?既要考虑到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又要保证结果是圆满的,还要让参加的人觉得有意思。
一般来说会坚持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且理由多多的孩子,都是比较有主见的孩子。如果家长强制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更加讨厌集体活动,家长要注意区分一下集体活动的类型。如果是像春游之类玩玩的集体活动,不参加也是可以的,但过后要让他听听别人游玩的趣事,看看别人游玩的照片,说不定下次孩子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啦。只要耐心引导,教育得法,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
一是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形式、内容不感兴趣。对活动的安排不满意;
二是孩子心里想着更吸引他的东西,譬如手机游戏等;
三是孩子处于叛逆期,自我意识增强,对活动中一些规定持反对意见,不想服从安排;
四是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自我惯了,集体活动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
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去迁就别人,等待别人,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