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测井系列
标准测井:比例尺1∶500;测试项目:2.5m梯度电阻率、0.5m电位;自然电位;
综合测井:比例尺1∶200;测试项目:双侧向-微侧向;补偿声波;自然伽马;
其他测井:井温、井斜、井径测试。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标准测井加综合测井成果示例如图4-16所示。
2.碳酸盐岩热储地球物理特征
碳酸盐岩剖面的主要岩类是石灰岩、白云岩,部分硬石膏和这些岩类的过渡岩。热储层主要是在巨厚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的孔隙和裂缝发育带,因此,与砂岩储层不同的是热储层与上下围岩往往具有相同的岩性。
在研究碳酸盐岩储层中,电法测井仍为主要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具有不同测深的微侧向测井、侧向测井与4m或8m梯度电极系的组合以及长电位电极系。利用这些方法能分辨出0.5~1.0m的薄夹层,求出的地层电阻率精度也高。自然伽马和孔隙率测井也非常重要,致密的纯石灰岩、白云岩具有低自然伽马和低孔隙度,热储层孔隙度增大(往往在2%~10%)。硬石膏层的典型特征是自然伽马为剖面最低值,电阻率为最高值,且体积密度最大,容易判断。
溶洞型热储层:弹性波强烈衰减,因而在声幅曲线上可以以极小值划分出溶洞热储层。微侧向测井曲线幅度值变化剧烈,用侧向、声波(ΔT)和中子-伽马测井曲线常常不好划分。对于溶洞-孔隙型储层,弹性波衰减增高,高波幅度值降低,微侧向曲线出现剧烈锯齿状。
图4-16 某碳酸盐岩地热井测井成果图
裂缝型热储层:弹性波显著衰减。微侧向测井曲线电阻率剧烈跳跃——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岩石具较高或高的电阻率(几十至几百Ω·m);自然电位幅度差很小,呈现弱的负(或正)异常;自然放射性低;中子-伽马读数高(达5~6条件单位);由于泥岩沿裂缝侵入很深,横向测井曲线为两层曲线。
实际上,碳酸盐岩很难有单一的热储层,多为混合型热储层。主要有孔隙-裂缝型储层、溶洞-裂缝型储层、溶洞-裂缝-孔隙型储层。
孔隙-裂缝型储层常与孔隙型储层不易区别,但由于钻井液沿裂缝侵入很深,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横向测井曲线是三层高侵曲线。
溶洞-裂缝型储层与裂缝型储层特征相似。
溶洞-裂缝-孔隙型储层比较复杂,电测井、声波速度测井和中子-伽马测井的综合资料,区分其显示与孔隙型储层一样,但利用衰减声波测井资料在划分溶洞-裂缝-孔隙型储层与孔隙型储层有很大的效果。
在实际判断碳酸盐岩热储层时,应首先确定低电阻率层;其次利用自然伽马曲线的相对高值排除其中的泥质层;然后根据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差异和孔隙率测井曲线的显示特征圈定出热储层,并进一步判断其渗透性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