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130.48亿元,是2008年的1.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3.74亿元,是2008年的1.9倍;固定资产投资941.89亿元,是2008年的3.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51亿元,是2008年的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34亿元,是2008年的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1元,是2008年的1.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904元,是2008年的1.9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6.82%。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地区,建立濮阳市,并将原安阳地区所辖滑县、长垣、濮阳、内黄、清丰、南乐、范县、台前8个县划归濮阳市。1984年2月,撤销濮阳县成立濮阳市郊区。1986年3月22日,濮阳市所辖滑县、内黄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县划归新乡市。5月28日,划濮阳市郊区胡村乡、孟轲乡、王助乡、城关镇、岳村乡及清河头乡一部分置濮阳市市区。1987年6月12日,撤销市郊区恢复濮阳县建置,并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同时把城关镇的马呼屯、辛庄、辛庙、贾庄、申庄5个村划归市区孟轲乡。2003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市区更名为华龙区。至2008年底,濮阳市辖一区五县,即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下辖61个乡,17个镇,7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84个居民委员会。中共濮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华龙区人民路51号。
濮阳市辖1个市区、5个县,即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市人民政府驻华龙区人民路51号。
濮阳市 面积4188平方千米 人口386万(2012年)
华龙区 面积255 平方千米 人口68万人邮政编码457001 区人民政府驻濮东产业聚集区
濮阳县 面积1455 平方千米 人口113万人 邮政编码4571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清丰县 面积828 平方千米 人口66万人 邮政编码4573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南乐县 面积624 平方千米 人口53万人 邮政编码4574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范 县 面积590 平方千米 人口55万人 邮政编码457500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区
台前县 面积454 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政编码4576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濮阳地势平坦,属于河冲平原,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花生等。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60.3吨。畜牧养殖业已形成肉鸡、蛋鸡、品种羊、瘦肉型猪和牛五大养殖基地,200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0.81万吨,产品远销国内外。濮阳位于中原油田开发腹地,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盐、煤等,其中石油储量10亿吨,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且油气品质优良,综合利用价值高。
濮阳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而兴建的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是河南省确定的重点石油化工基地。建市以来濮阳始终把建设现代化的石化城做为总体目标,依托油气资源,相继建成了中原乙烯、中原大化等大型化工企业,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构成了濮阳强大经济支撑。当前,濮阳在“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的战略指导下,围绕扩大企业规模,拉长石化产业、产品链条,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使石化企业在行业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由一种产品发展为多装置、多品种,由单一的农用化工发展为化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多门类100余种产品。
建市以来,濮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城市,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43.2%,绿地率3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4平方米。城市绿化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林成带,呈现出“人在绿上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丛卧,闹市园林中”的独特景观,展现了北方平原的园林城市特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誉为人居佳境、中原绿洲。城市建成区面积81.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8.91万,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城区内城市用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和居民生活气化率分别达到100%、88.6%和96.6%。
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濮阳市。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壮大。濮阳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现已同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到2003年底,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56家。全市外贸进出口企业达到185家,出口商品发展到10大类25个品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正在着力构建石油、乙烯、肥料、玻璃制品、塑料编织和羽绒加工六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