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守恒就是整个溶液显电中性:正电荷的数量等于负电荷的数量。溶液中只有Na+和H+两种正离子,且电荷量均为1,故写成①的左边形式;负离子则有OH-,HS-,S2-离子,c(S2-)前有系数2是因为一个S2-离子带有两个负电荷,所以浓度前有系数。然后就可以写成①的右式。
物料守恒就是Na2S溶于水中后,各元素的原子数量关系是不变的。n(Na)=2n(S),c(Na)=2c(S)。那么,Na2S溶于水后,存在水解,S2-部分水解成HS-,H2S,所以c(S)=c(S2-)+c(HS-)+c(H2S)。这样就可以写成②式啦。
最快的回答是老师常教的方法,这个法还要写两个式子有点麻烦。老师应该提过质子守恒,这个就可以用,还是最简单的,质子守恒最好会,这样速度快并且遇到一些坑人的式子(不等式,等式老师也没有固定套路的)都很好用,用的熟练了老师也比不上的。我一说质子守恒,原理就是水电离的氢氧根等于氢离子(也是质子,质子守恒的命来源),此题溶液碱性所有的氢氧根都来源于水的电离,水电离的氢离子有两个用途,一个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另一个就是结合硫离子生成硫氢根离子,再结合生成的硫氢根离子生成硫化氢。
生成一个硫氢根一个氢离子(水电离来的),生成一个硫化氢需要两个氢离子(水电离来的)。
水电离的氢离子等于氢氧根。所以就有了上式。
真心希望掌握这种方法,也算是将自己的经验传播开。
C为质子守恒:用电荷守恒减去物料守恒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