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今年4岁了,却是医院里的老常客,平时有点小感冒就得往医院跑,不然绝对好不了,可偏偏她又容易感冒生病,所以搞得涵涵妈出门成了“手机不带没关系,退烧药必须有”的习惯。
其实,宝宝发烧后什么时间吃药打针很重要,它决定了宝宝以后的身体健康能否抵抗普通疾病。同时,妈妈的态度也很重要,4岁的涵涵就是因为小时候经常被妈妈带去医院输水,从而导致现在的抵抗力远远不如同龄的宝宝。
当宝宝出现发热现象时,最不能急的应该是妈妈,一是因为在家里人都担心宝宝的情况下,妈妈跟着着急只会添乱,二是因为妈妈的情绪会传染给宝宝,消极的态度会让宝宝不能积极抵抗疾病。
妈妈们要知道,宝宝感冒发热是一件好事,它会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宝宝一出现发热现象就吃药打针,会使得身体减少对疾病病毒的免疫作用,从而出现容易感冒且难以恢复的情况。
一般而言,在宝宝出现发热情况后的48小时内,如果宝宝的体温没有超过38℃以上,那么久不需要给宝宝吃药或是输液,只在平时的饮食上稍加注意,并且多喝水就行。
另外,如果是新生宝宝出现发烧现象,要时刻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一旦体温升到37.5℃时,就应该给宝宝吃退烧药了,或是采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帮宝宝降温。
如果烧到38.5℃时,妈妈们可以给宝宝服用强效退烧药,在依旧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再去考虑打针输液的方法。
通常,医生也是不建议给39℃以下的宝宝打针输液的,这是因为一旦长期依赖于输液退烧的方法,会造成宝宝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而免疫力不好的宝宝,对疾病的抗体也较低,以后会出现更容易感冒发烧的情况,且一旦感冒发烧,不输液就很难好得快。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孩子烧到38度5以上,可以喝药,每间隔6小时给药一次,如果无效,再去打退烧针。
发烧超过四个小时在吃退烧药比较合适,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如果超过38度,可以用物理降温,用热毛巾擦拭孩子的腋下和大腿根部注意是否出汗。
小孩体温比较高,一般孩子精神良好的情况下三十八度五再吃退烧药都可以,如果孩子精神不好,建议去医院检查是否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