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起输不起有什么办法?

2025-05-22 02:40: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种现象很正常,不要担心,也不要一下子给孩子贴上“输不起”的标签。我儿子从小到现在7岁,一开始,他也是害怕输,输了就会哭,不承认自己输,或者干脆一通乱踢乱扔。一般这种时候,我会快速收拾走玩具,让他自己哭一会,冷处理。等他情绪平复一点了,过去抱住他,这时候要安慰受伤的小心灵了。下一次,还跟他玩,开始让他赢两把,自己输的时候,就假装做出一个难过的表情,说,“哎呀,我输了。”然后又有说有笑地说:“不过,我还要玩,因为游戏过程好玩,输了也没关系。”这样用大人的行为来慢慢影响他。

回答2:

就是孩子比较小,他会在乎这个输赢,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敏感期,让他自由发泄情绪就好了。 只要过了这个看重输赢的敏感期,家长平时灌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观念,等到孩子大一些,就自然而然地经得起输赢的游戏结果了。

回答3:

比如和孩子下棋,有输赢是必然的事情。一开始教给孩子一些下棋的规则,然后就开始下棋,显然孩子是不可能取胜的。但是,如果每次都是父母获胜,孩子很快就会灰心丧气,不愿意再学习下去。所以,一般来说,我会把比赛结果控制在6:4,孩子胜利稍微多一些。这样,他既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保持学习的乐趣,又能接受失败的结果。

回答4:

虽然胜利会给孩子一种自豪感和控制力,但是经历失败也会带来好处。失败会帮助孩子们开始培养同理心和毅力。即使孩子当时看起来很伤心,他也应该很快从伤痛中恢复过来。与其溺爱他,不如让他感受失败的痛苦。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一些态度调整策略,可以教他更快地恢复。当孩子在输了后,经常会有以下这些话(借口),家长要学会应对。

回答5:

怕输是人的天性,谁都想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好,获得更多肯定及价值感。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而孩子则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常常都以“自我满足”为中心,包括在感受方面的“自我满足”,所以当“赢”的感受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发脾气,甚至破坏对方“成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