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临死前怒下什么诅咒,最后居然字字应验?

2025-05-16 03:41: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皇帝请周亚夫吃饭,竟不给筷子,周亚夫吃完离开,皇帝:杀掉此人

回答2: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意欲谋反被废,李泰涉嫌谋嫡,被流放于郧乡县。李治就成了新太子的不二之选。其实李治性格懦弱,当时李世民并不愿意立他为太子。李世民最为钟意吴王李恪,李恪为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李恪非常聪慧,史书称他“善骑射,有文武才”。甚至李世民都说“众多皇子中,李恪才最像我,才有我的风范!”可见李世民对李恪的喜爱。

曾经立太子时,李世民就想到了李恪,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结果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第一功臣,早年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且和李世民为郎舅关系,因此说话有一定的分量。李世民还为此颇为不悦,指责长孙无忌只看重李治,而不把李恪当做外甥。也许就在此视,李恪已经作为长孙无忌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李世民死后,经过长孙无忌背后的支持,李治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长孙无忌成为顾命大臣,架空李治,权倾朝野。此时,长孙无忌又如何能忍受一个像“李世民一样的人”存在呢?借“房遗爱谋反”一事,长孙无忌趁机铲除异己,因为李恪与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走的亲近,于是长孙无忌趁机诬陷李恪。

李恪被处死前,他对着长孙无忌立下一个毒誓,“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当时的长孙无忌并没有当回事,然而因果循环,仅仅6年后,李恪的诅咒就应验了。许敬宗举报长孙无忌图谋造反,长孙无忌直接被流放到了黔州。长孙无忌刚到黔州就被下令自缢且“籍没三家,近亲皆流岭南为奴婢。”李恪的诅咒得到了应验。

回答3:

李世民最喜爱的皇子便是李恪,可惜李恪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所以他此生都无缘帝位,但是因为他出色的才能成为了长孙无忌的眼中钉,最后被长孙无忌害死,李恪死前对长孙无忌下诅咒,“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也被李治与武则天清算,最后抄家灭族。

李恪是李世民最喜爱的皇子,他不但非常有治国才能并且他有文采,文质彬彬。可惜他不是皇后所生,而且他的生母还是大隋朝的公主,即便他非常有才,李世民也很喜欢他,但是当李世民的太子被废掉的时候,李世民也不敢立他为太子。因为大唐的江山毕竟是从隋朝夺来的,李恪身上有隋朝的血脉,这是让功臣们都惧怕的,因此功臣们不会支持一个有隋王朝血脉的皇子继位,所以李世民才不得立下了李治为太子。

可是李恪虽然无缘帝位,但是他一生的才华让人害怕,尤其是一手扶持李治登基的长孙无忌,李恪是长孙无忌非常惧怕之人,他担心李恪会威胁到李治的江山。于是长孙无忌在房遗爱谋反事件中将李恪也定罪为反叛之人,后来冤杀了他。

李恪原本痛失帝位已经非常可怜,后来还被长孙无忌冤杀,所以很气愤的他在临时之前诅咒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自然不会相信一个将死之人的诅咒,但是没过多久,武则天与李治就真的将长孙无忌贬官发配,后来他就真的全家抄家灭族。

回答4:

诅咒的原话是:“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长孙无忌的最终下场是这样的,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

回答5:

是李恪,临死前他对着长孙无忌立下一个毒誓,“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族灭!”最后长孙无忌的最终下场是这样的,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