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汕头揭阳三市梅州丰顺一县山水相连,文化相同。共同的潮汕文化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方言(潮州话)、潮州戏剧(潮剧)、潮州音乐、潮州菜系(潮汕饮食)、潮州工夫茶、潮汕工艺品(如潮绣,潮州木雕,抽纱)、潮汕民俗(如英歌)和潮汕人文(如潮汕善堂)心态八大特色。这八大文化系,既是潮汕的,又是世界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宗教--德教。
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潮汕,由于三市及所辖各区、县(市)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的一体化,使得自然文化遗产、经济环境、城市形象、社会秩序、市民行为日趋优化,观光、娱乐、商务、公务、购物、文化、信息等旅游功能较为配套,成为很好的旅游城市。
粤东的大片土地在隋开皇十一年(591)以后为潮州府(郡)所管辖,传统上称这里为潮州地域;通常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而说潮州话的人为潮州人(这其中也包括少部分客家人)。
“潮汕”的来由
至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职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把这片地域称为“潮汕”的说法便正式登上了官方文本。再后来,汕头市逐渐成长为粤东的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潮汕平原、潮汕人之类的说法也就习以为常了。不过要说明的是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喜欢称自己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
广义上的潮汕还包括汕尾。或许我们可以理解原潮州府与汕尾的结合,毕竟汕尾的海陆丰与原潮州府大部分人同属于福佬民系,习俗语言文化相似。特别是陆丰靠近惠来一带的三甲,甲子镇,甲东镇,甲西镇,以及碣石镇有善堂有英歌有功夫茶有很多鲜明的潮州特色,其中碣石镇的玄武山佛祖更是潮汕人拜祭的圣地。只是由于海陆丰长期属惠州府管辖,离开潮汕大本营事件较旧,难免认同感不足,另外以往途径324国道海陆丰路段的潮汕揭人所受到的不愉快经历,也不太认同海陆丰。一般而言,陆丰人比较认同潮汕,潮普惠也认同陆丰。但相互加深认同还需时日,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大潮汕的概念已慢慢为外地人所感性接受。其实也开始出现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情形。做为广东少数派的又内斗厉害的福佬民系应多些相互联系加快认同,不然在未来的局面将吃大亏。
潮汕一般指今广东省东部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3市。一共10区4县1县级市、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广东面积6%。有时粤东四市是把汕尾也算在里面。
潮汕地区包含潮州 ;揭阳;汕尾;汕头四市。
潮州 ;揭阳;汕尾;汕头四市。
有空可以到潮州来玩啊
汕头。
潮州。揭阳 ,以前还包括潮阳,